“夫人,请。”
在徐乐进殿的时候,小内宦声音低了好几度道:“方才,陛下的心情似有不虞。”说完,就退后,在殿门前候着了。
徐乐听出,对方是在提点自己,就微微颔首。
进了殿,徐乐便行叩拜大礼。
皇帝道:“免礼。”
徐乐道:“臣妇,叩谢皇恩!”
徐乐起身,皇帝见她穿的是礼服,头上还戴着珠冠,就道:“来人,赐座!”
徐乐诚惶诚恐的回道:“臣妇何德何能,能得陛下赐座。”
这时,两个小内宦抬来藤椅。皇帝见此,轻笑一声,让她坐下。
徐乐道:“谢陛下隆恩!”这才坐下,只坐了椅子的三分之一,以示自己的恭敬。
皇帝第一次赐座,徐乐推拒,是向皇帝表示,她有自知之明,知晓自己位卑,不敢在帝王面前坐下;皇帝第二次赐座,她坐下,是向皇帝表示自己的“恭顺”。
不管鸿昌海盟为皇帝带来了多少的利益,皇帝都不希望看到一个桀骜不驯的管理者,因此,对于徐乐的恭顺,皇帝很满意。
不管这恭顺是真的也好,是装出来的也好,至少这恭夫人是个聪明的,不敢违逆自己,这样的人,即使有些小心思,皇帝用起来也放心。
皇帝看向徐乐,因着离得近,皇帝还是第一次看清徐乐的面容,看起来很年轻,淡扫蛾眉,生了一副好模样。打扮老成稳重,不看脸,只看着装,瞧着像四五十的老妇人,想来是因为守寡的缘故,故意打扮老成。
皇帝心下又满意了几分,是个恪守妇道之人。
对于这样的女人,男人少不得要给予她们三分尊重,因为在男性看来,这是在维护他们自己的权益,他们巴不得天下的女人,都能立上一个贞节牌坊。
皇帝道:“听闻,夫人在为家中千金寻佳婿?”
徐乐要起身回话,皇帝摆手,只道:“坐下回话吧。”一副平易近人的模样。
徐乐便坐着回话:“臣妇膝下有两个女儿,长女虚岁不足十三,次女虚岁不足九岁,问询的人多了,臣妇这才托辞,说遇着合适的,就看看。前些日子闹得有些大,不想陛下日理万机,都听闻了这些闲话,倒是我等的不是了。”托辞二字,就是告诉皇帝,我就是说说而已,没想到他们认真了,这事儿闹得有点大,都闹到了陛下跟前,我认错。
皇帝道:“虚岁十三,这年岁多留两年也不妨事的。朕膝下的公主,都是十七八才开始说亲,恨不得留到二十二三再许人家。”
徐乐闻言,就笑着奉承道:“陛下一番慈父心肠,不想公主早些嫁人,受那些规矩教条的约束,常言道,皇帝女儿不愁嫁,陛下即使再留公主几年,也不妨事的。”
两人话上了家常,特别是徐乐,顶着一张年轻的面容,说话却这般的老气横秋,倒是有些违和,但殿中说话的两人,却不觉得。
第10章 事定
两人说了好一会儿话,皇帝突然问道:“夫人这边,是想寻个什么模样的女婿?朕这边也能帮忙寻摸寻摸,朕也有几个适龄的公主,现如今正在相看驸马。”
徐乐连忙起身拱手,诚惶诚恐的回道:“臣妇的女儿不过是蒲柳,哪能与天家公主相较,陛下这般说,真是折煞臣妇了。”
皇帝摆手,示意她坐下:“你我君臣说说闲话,何必如此?”
“臣妇惶恐。”徐乐躬身道。
皇帝眼里闪过满意的神色,再三试探,发现徐乐确实是个恭顺的,他也就放心了,接下来说话,就多了几分真心。
两人又闲话了几句,皇帝就突然道:“十三岁的姑娘,该学点规矩了。”
徐乐便道:“臣妇前两年,求了两个宫里出来的养老嬷嬷,为臣女的教养嬷嬷,学一学眉眼高低。”
皇帝就道:“两个嬷嬷,又顶什么用,不如送到宫里来,学几年。”
徐乐听罢,眉头微微皱起,但顾忌眼前的人是皇帝,眉头又很快就舒展开,略微为难道:“臣妇对孩子没什么期盼,只希望他们平安健康就好。若是能在皇后娘娘身边教导,是臣女的福气,但是……臣妇的女儿,没什么大志向……”徐乐断断续续的将自己的话说完,适当的停顿,是有些话作为臣下她不好开口明说,但徐乐相信皇帝能够明白她的意思。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