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第252章(1 / 2)

(' 兕姐儿回道:“臣将东西拿过去的时候,刘宝林欢喜不已,谢了恩后,就将那掐丝红翡簪往头上戴,显然是极为喜欢的。那漳绒缎子,刘宝林也喜欢,说要裁了衣裙,穿给陛下看。”

皇帝听罢,满意的点点头,对于刘宝林这个新宠,他还是颇为喜欢的,天真烂漫,跟她在一起,感觉自己都年轻了几分。

兕姐儿见皇帝面色舒缓,便多嘴了几句:“臣去的时候,看见刘宝林在院中扑蝶,十分的娇俏,瞧着便让人欢喜。”

皇帝闻言,就笑着道:“她呀,就是孩子气。”语气里带着两分宠溺。

兕姐儿跟着笑了笑,留心记下此事。

然后又翻看那些请安折子,将重要的信息整理出来,她提笔在护板上写字,皇帝瞧见了就道:“这护板写字也不方便。守忠,叫人再抬一张小案几,至于帘幕之后。”

夏守忠便让小内宦抬了一张小案几,在帘幕后面摆着,皇帝就让兕姐儿去帘幕后书写。

兕姐儿领命谢恩,让宫娥抱着奏折,在后面整理这些奏折。

将这项奏折整理好后,兕姐儿便亲自将这些奏折放在御案上,皇帝便问道:“最近,折子上可有什么不同于往常之处?”

兕姐儿道:“诸位大人请安的折子,内容与往昔相差不大,就是各地的气候有所变化。江南那边,春耕未至,就已经下了两次春雨。”

皇帝道:“春雨贵如油,春耕下雨,也有个好收成。”

兕姐儿犹疑了一下,还是将自己心中担忧说了出来:“虽说春雨贵如油,但连着下了两场春雨,还不到雨季,这雨水就这般多,臣担心……”

她后面的话没有说完,皇帝却明了她的担忧,就皱着眉问道:“江南几个州府,都下了雨?还是只有那一州一府之地?”

兕姐儿拿出几封折子,递到皇帝跟前:“从臣今日整理出来的折子看,就有三地在同一时期下雨的。”

皇帝拿过折子,翻看了几遍,便道:“召都水监跟钦天监监正来。”

“是。”

御前的传旨内宦应声,领了命,就去召都水监、钦天监监正。

“兕姐儿,你去将近期江南上奏的请安折子都找出来,看看其中有多少关于雨水的。”皇帝转头吩咐道。

兕姐儿领命,就下去了。

兕姐儿找出所有相关的奏折,这么一看,数量还不少,有七、八封。

等兕姐儿拿着奏折回到御前的时候,钦天监监正已经来了,皇帝面色不大好,显然是其说了什么,不是皇帝想听到的。

皇帝道:“这么说,今年江南之地,有洪涝之危?”

钦天监监正道:“臣也不敢确定,还得等都水监来了,将这几年的雨量数据拿来后,臣才敢确定。”

皇帝示意兕姐儿将这几本奏折拿给钦天监监正,吩咐道:“你看看这几个地方的雨水量,今日便给朕一个准确的答案。”

钦天监监正翻看折子,看了看是哪几个地方的奏折,记下了后,便将奏折还了回去。

随即,皇帝便让他下去查数据去了。

皇帝方才的好心情全没了,江南地区,是产粮的地区,要是出现洪涝,粮食减产,不仅是救灾的问题,还有粮食饥荒的问题。

皇帝看向兕姐儿:“你传一个信给你母亲,让商队提前去南越等地筹备粮食。”

“是。”兕姐儿领了命,便提笔写了信,走宫里的渠道,将信送到了徐乐手上,顺便私下里将迎春的话传了出去。

徐乐看到兕姐儿信上江南可能会有洪涝灾的消息,眉头皱了起来,现如今鸿昌海盟的纺织厂的分布,江南地区占多数,江南要真的有洪涝,那鸿昌海盟的损失也不会小。

“叫木棉来。”徐乐对朱鹮道。

朱鹮领命,叫小丫头去找木棉。

木棉来了后,徐乐便让木棉给江南分部传消息,让各厂房做好防洪措施,各原料产地兴建水利设施。

鸿昌海盟的动作,比朝堂更快,朝堂那边要得了确切的答案,才能行动,不然朝堂损耗的人力物力太多,朝廷也经不起这个损耗。

这也是为什么皇帝会让兕姐儿给徐乐传信,鸿昌海盟作为商会,他们的行动比朝廷更快,还不用损耗朝廷的物资。

皇帝的算盘打得啪啪响,徐乐做了那个“怨种”。

徐乐看着迎春传出来的那句话,转头,就将这话递到了王子腾跟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