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兕姐儿来了后,两人能够交替守夜上差,夏守忠疲乏之极的时候,才能补上一二刻钟的觉。
伺候完皇帝洗漱安寝后,兕姐儿瞧见夏守忠眼下青黑的一片,就对夏守忠道:“夏总管也跟着陛下熬了几日夜了,今夜就去睡吧,陛下这里我候着就是。”
夏守忠也确实熬不住了,便承了这个人情,下去休息去了。
兕姐儿在外间候着,看着琉璃盏里那点点烛光,回想着今日自己在折子里看到的内容。
江南洪涝,朝廷忙着救灾,白家军那边,又传出白老将军重病的消息,吐蕃那边就突然犯边了,这时机,未免也拿捏得太巧了。
是白家军内部出现了叛徒,还是吐蕃安插到军中的暗子消息太过灵通?
此事,因为是晚间才送来的加急军情,消息还没到朝堂,把握住这个时间差,倒也能做些谋划。
兕姐儿拔下头上的簪子,扭动簪体,露出鼠须做的笔,又拿出腰间的胭脂盒子,拿笔蘸了点胭脂,提笔,就着豆大的烛光,在米浆纸上写下几行字。
第68章 吐蕃犯边疆
“姑姑,劳你将这东西送到我母亲手中。”兕姐儿将写好的信卷起,放在簪体中,将簪子插在雨虹的头上。
雨虹沉默一瞬,随即屈膝行了一个万福礼,回道:“姑娘,奴婢遵命。”
这一声姑娘,让兕姐儿露出一个笑来,拉起雨虹:“姑姑何必行如此大礼?”现如今也算是收服了雨虹,让她为自己所用。
雨虹知晓,兕姐儿是个有野心有本事的,也算是一个明主,不趁其微末的时候投奔,日后又如何得其中用?
两人很有默契的相视一笑,雨虹便行礼退下,将头上的簪子戴了出去,交给了兕姐儿告诉她的线人。
这件事做完,她也算是上了兕姐儿的船。
半个时辰后,兕姐儿从线人那里得知,雨虹送去的东西没有被打开过,嘴角露出一抹满意的笑,看来这个人还是可信的。
至于那真正传递消息的纸条,早被线人送了出去,已经到了徐乐手中。
徐乐展开纸条,瞧见上面的信息,眼瞳微微紧缩,有些惊讶。
看来,此次吐蕃来犯,定然是有人泄露了白家军的消息。
这背后的推手,到底是谁?
“木棉,传消息给边疆那边,叫他们注意点白家军,查一下,白老将军是不是真病了。”徐乐将纸条放入茶盏中,米浆纸遇水则溶,红色的胭脂将茶水染红。
木棉应是,去鸽子房取了七八只信鸽,将命令传了出去。
徐乐又下令,让鸿昌海盟的商队朝边疆赶去,战争带来的不仅是动乱,也是机遇。
边疆动荡,这个时候粮食、盐、茶一类的,价高且紧俏。
盐徐乐不碰,这涉及到各大盐商,跟朝廷盐政,这些盐商看着风光,其实不过是朝廷养着的“肥猪”,需要的时候就宰杀一头,填补朝政赤字。
粮食与茶叶带来的利润,就足够徐乐赚了。
吐蕃多牛羊,那儿的大地主,跟鸿昌海盟生意上的来往也不少,现下两国发生摩擦要打仗,那些大地主的牛羊就卖不出去了,现在低价收购一批,应该能换到不少的脚力。
在这个冷兵器为主的时代,战马、耕牛是极为重要的,当初打下暹罗,那边种植棉花、养羊还可以,但不能大规模的养牛养马,倒是有些遗憾。
若有大量的耕牛,就能解放大量的劳动力,到时候就能兴建更多的工厂,挣更多的钱。
徐乐借此,给耀星海盟的管理者还有各大商帮的领头人算了一笔账,算盘噼里啪啦的打着。
算出来的大概盈利,让他们心血澎湃。
“这吐蕃真是个好地方……”宁安伯府二爷喃喃道,他对徐乐画的大饼动心了。
只要是之前吃过暹罗州红利的商人,现在对吐蕃这边肯定会动心,暹罗当时得利最多的是鸿昌海盟,第一个吃螃蟹的,担着最大的风险也得到最大的收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