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如今是不行了,这些年的舒心日子,已经磨尽了她的锐气。自打得了个孙子后,自觉也是做祖母的人了,比不得年轻人了。
宝钗又说了两句,也并不苦劝,王熙凤已经是下定了决心,再劝也没有任何的作用。
姐妹两人吃了晚饭,王熙凤送薛宝钗出去,对宝钗的道:“你若是要进宫,我便跟蓁姐儿提一句,你走蓁姐儿的门路进宫,暂且不会牵扯进那些后宫争斗之中。”
后宫争斗不断,刚入宫还是以站稳脚跟为要,着急站队,一不小心全家老小都折了进去。
宝钗谢过了王熙凤,只言自己要走泽国夫人的路子进宫,这话的意思就是自己站了皇后一派。
王熙凤拍拍她的手,只对她道:“你心里有数就行。”
辞别了王熙凤,宝钗回了薛府,将贾琏的话告知了柳湘莲。
柳湘莲感叹道:“几年未见,他还愿意应承着帮我候缺,倒不负我们曾经的情分。”
自柳湘莲跟宝钗成亲之后,柳湘莲与贾琏的来往就多了,他骨子里有着一股子义气,跟贾琏称兄道弟,便一直当其是兄弟。
贾琏也未负他们之间的情分,柳湘莲是因此而高兴,而不是为了候缺而高兴。
柳湘莲道:“明儿个我就邀他吃酒,我们也几年没有回京了,对京中局势不大明了,明日我也向他打听打听。”
宝钗点点头,又将自己要走泽国夫人的门路进宫一事说了。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宝钗也没有想到,兜兜转转自己还是入宫了。
当年自己入宫参选才人、赞善做公主伴读落选,此事一直让她耿耿于怀,现如今也算是得偿所愿了。
宫里的兕姐儿也得到了消息,得知宝钗想要进宫为女官,大为高兴。
“薛姨一身才干,她进宫后,本宫便如那刘皇叔,得了诸葛武侯。”成事之日,不远矣。
一旁候着的雨虹脸色不大好,先来了一个王静姝,现如今又来了一个薛宝钗,日后娘娘身边,还有自己站脚的地方吗?
第114章 找茬
锦心看了一眼雨虹,捧着茶到兕姐儿跟前:“薛大太太入宫,娘娘在前朝也有了一个臂力,想要做什么事儿,也有了个支派的人。”
这话就是在暗自点拨雨虹,这薛宝钗入宫,可不是抢你我活计的,而是作为皇后娘娘的臂力进来的。
雨虹这人对娘娘倒是忠心,就是得失心太重,有些嫉贤妒能。
兕姐儿端起茶盏,看着桌案上的奏折道:“此话正说进了本宫的心坎儿,在前朝虽有几个能使派的人,但终究不得本宫心意。”
现如今,投靠到自己麾下的人都是一些杂鱼,那些真正有本事的人都还待价而沽。
现如今得了一个薛宝钗,眼界、才干上佳,有能力往来于后宫与前朝之间,可作为自己在后宫与前朝的纽带。
雨虹闻言,暗自庆幸,随即又为兕姐儿高兴,听起来,这薛大太太是个能干人。
锦心瞧见雨虹的面色好转,就退至一旁。
作为兕姐儿最信任的贴身宫人,锦心平日里除了要负责兕姐儿的衣食住行外,更重要的是要为兕姐儿平衡好底下人的关系,别大事未成,底下人就争权夺利,乱了起来。
兕姐儿好似浑然未觉她们的动作,饮了茶,就拿起桌案上的折子翻看起来。
前朝政务繁重,后宫事务繁杂,兕姐儿只觉得一日十二时辰太少,底下人将事情办好了,不闹到自己面前来了就行。
雨虹虽然有短,但对自己却是忠心,因此,兕姐儿愿意对她宽容几分,让锦心提点她。
况且,对于后宫这一摊子事情,雨虹打理得也很妥当。
忠心又有本事的,只要不是过于桀骜的,上位者总是会宽容几分。
毕竟有本事的人也不是没有,难得是忠心,但忠心的庸碌之辈,也难以得用,这就显出忠心又有本事之人的好了。
兕姐儿批改着折子,一个宫娥放轻脚步进来,锦心正对殿门正为兕姐儿研墨,就给雨虹使了个眼色。
雨虹瞧见了,便掀起帘子,放轻脚步出去询问。
“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