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乐道:“既然当初就已经说好,那咱们也不能食言,将草场地形图拿去给张二爷。他瞧中哪一块儿,就圈哪一块地,旁人都不得沾手。”就是这地他能不能保住,就跟自己无关了。
毕竟一块上好的草场,所能带来的利益是巨大的。别说其他外人,就张家的那些人,就不会让张二爷好过。
张二爷想要安安稳稳的拿到这块地,只怕要舍出去不少的好处。
到时候自己也能从其中谋得一些好处。
地形图到了张二爷的手中,他拿着地图激动万分,犹豫再三,只圈了一块中等大小的地盘,随后便叫人将这地形图送了回去。
徐乐看后,便知道这张二爷确实是个聪明人,他虽然贪婪,但也知道多大的嘴用多大的碗,这一块草地,是张二爷能吃下的极限,再大一点的话,这草场张二爷就守不住了。
随后徐乐便召开会议,请来各大商会的会长,一群人坐在一起,将刚到手的吐蕃与吐谷浑的土地都分割了。
高坐主位的除了徐乐、张二爷外,还有一人,便是户部尚书蔡珅,这土地各大商会可以分割,但是朝廷的那一份不能少,以及每年各大商会最少要给朝廷缴纳多少的赋税,这些在蔡珅的坚持下,都签定了契书。
想来,没有人敢跟朝廷违约的。
蔡珅拿到了属于朝廷的那部分利益就离开了,剩下的,不管几大商会如何争抢,都与朝廷无关了。
从朝廷的利益出发,蔡珅有时候也不想让这些商人太团结,因此坐视争斗而不见。
这些商会掌握的资源太多了,要是心太齐,就会左右朝政。
蔡珅离开之后,徐乐作为鸿昌海盟会长,又是皇后之母,现如今皇后当政,鸿昌海盟理所当然的拿了第一份,第二份就是耀星海盟,余下的就是各大商会。
虽然在分割利益的时候出现矛盾,但最终的结果是好的,大家都拿到了利益。
当初本想着拿下吐蕃就好,不想连带着连吐谷浑一起打下来了,这一块土地的归属,最后是属于朝廷跟王子腾的,朝廷占了八,王家占了二。
当初的四王八公,唯有王家蒸蒸日上。
王子腾心里清楚,这便是王家权势能达到的顶峰了。
有了这一块土地,至少能保王家三百年的富贵,他王子腾无愧于王家先祖。
王子腾班师回朝那一日,京城内外张灯结彩,百姓夹道相迎。
煜哥儿跟在统帅王子腾身边,在战场上立了不少的功劳,成了中军帐下的一个小将领。他穿着银白锁子甲,头戴翎冠,骑在高头大马上,少年将军鲜衣怒马,意气风发。
“那是谁家儿郎?看着年岁不大,都穿上将军的铠甲了?”在一干饱经风霜的战士的衬托下,鲜衣怒马的少年郎显得尤为显眼,引起百姓的议论。
“这莫非就是那个生擒吐蕃王的陈小将军?”
“陈小将军?生擒吐蕃王!好生厉害的小将军!”
“十二岁就上了战场,十四、五就成了将军,能不厉害吗?你看看后面车马押送的吐蕃王与吐谷浑王世子,听说吐蕃王就是被他所擒。”道路旁的人,大声的说着赞扬的话语,语气中带着几分骄傲与自豪,这是百姓对保家卫国的将士的崇敬。
“听说这陈小将军,还是皇后娘娘的弟弟,是忠勤伯王元帅的义孙,自幼得忠勤伯教导。”
“难怪了,原来是有家学渊源。当初忠勤伯率兵攻打暹罗,也是大胜而归,是出了名的常胜大元帅。”
“真真的是英雄出少年。”
……
煜哥儿听着耳畔的赞扬之声,对王子腾道:“常胜大元帅?这个称号,除了已逝的白老将军,就祖父担得起了。”
“祖父老了,打了这一仗,日后只怕再无出征的机会。这常胜大元帅之名,希望你日后能担得起。”王子腾饱经风霜的脸庞,露出一个笑,脸上晒出的高原红,让他多了几分“土”气。但征战杀伐多年,在战场上培养出来的煞气、杀气,又很好的震慑住他人,让人不敢与之对视。
煜哥儿抱拳,认真道:“孙儿不会让祖父失望,不会堕了祖父常胜大元帅之名!”
第122章 论功封赏
煜哥儿从小没有父亲,王子腾的存在填补了他父亲的空位。因此他对王子腾十分的崇拜,以王子腾为目标,日后要做一个常胜大元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