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送皇帝以后,史苗把两个儿子赶去读书,自己躲个闲,清净几日。
出了城门,看着钟山书院的房屋掩映在林间。
贾赦甚至有些怀念读书的日子。
就算贾赦喜欢玩,天天伴驾凑数,除去第一天圣上说过一句话,其余时候,贾赦和贾政只能在大热天里,打起十二分精神,陪着干耗。
就算贾赦年轻,也耗不住啊!
贾赦和贾政两兄弟跨入山门的步子十分轻快。
走进来一箭之地,就被一个穿着鸦青长衫,头发花白顶着玉簪的老头子拦住去路。
这老头子右脸上长了一块晒斑,眉眼都要皱到一起。
这模样他们认得,此人是钟山书院的山长。
两人倒也知老幼尊卑,上前便躬身行礼礼。
“学生见过陈山长。”
山长颤巍巍拱手还礼,一张脸像苦瓜,哎哟哎哟的叹两声:
“您二位……这不是,不是……”
他陈静只是一介举人,因为善于经营,又有族人和岳家扶持,才办了这家书院。
虽然比不上崇正书院那几个地方,钟山书院以独到的经营模式,在金陵城中有一席之地。
所以,这回迎驾的队伍里,他得了一个位置。
尽管这个位置及其靠后,陈静一个知天命的年纪,隔着几重人墙,也听不清圣上说了什么。
可圣上入行宫之后,好些人围着这两兄弟恭贺。
他眼睛没瞎。
左看右看,这样的兄弟组合,身高样貌,越看越眼熟。
陈静也不敢去问,专门守着,就等两兄弟过来。
这回看得清楚明白!
真是他们俩!
陈山长大喘了一口气,再也静不下心,仰面一倒差点撅过去。
“山长!?”
贾赦和贾政见他脸色不好,忙扶着山长去他院内休息。
陈山长喝了两口凉掉的茶,总算缓过来。
愁眉苦脸,看两眼二人,紧着又唉声叹气。
贾政见山长苦恼至此,解释道:“我们兄弟二人便是料到会如此,才隐匿身份潜心求学。”
陈山长脑门胀痛。
这两尊大菩萨为什么非要来自己的书院?
也是他陈静确实没见过世面,书院的先生们也没长眼。
竟然一个都没察觉蹊跷。
京城人士,姓贾,和母亲一起回祖籍守孝。
哪一样都对得上荣国府。
他们姓贾?!
陈静很后悔,他还是认识宁荣街几个人,为什么不仔细求证?
陈山长吐出一口浊气:“二位……为何偏偏来我们书院。”
贾赦话说得十分直接:“我们身无功名,去不得崇正书院。”
他当然想去更好的书院,可是去不了啊?
贾政觉得不妥,但话已出口就拦不住:“大哥!”
陈山长历来是个四平八稳怕事的,倒希望这俩去崇正书院呢!
崇正书院肯定就有人能认出他们!
请神容易送神难,陈山长没请贾赦和贾政,现在只想在不得罪人的情况下,把二人送走。
贾赦见贾政脸色不好,当即郑重的对山长一拜:
“此事还望山长为我们保密,不然将来我们二人如何安心进学,尤其是我这二弟。”
他敢不答应吗?
山长一脸掩盖不住的苦:“我知道,我知道,老夫必定竭尽全力。”
呵呵!
赶人的话,给他一百个胆子,陈山长不明敢说。
贾赦是圣上赐名,眼看就要袭一品爵的大人物。
只要竭尽全力让当弟弟的考个秀才,他不就能去崇正书院了吗?
于是这日先生们议事的时候,陈山长忽然问起两人的功课:
“贾家两兄弟,课业如何?”
第29章
山长忽然问起这二人,旁的先生也没当一回事。
兴许是这一回贾家两兄弟对迎候圣上龙船一事兴致不高,参与的半点不积极,故而在陈山长处挂了号。
况且自从贾赦贾政两兄弟入学以来,交际平平,不会逢迎做派。
也不会像其他有眼力见的学子,就算拿不出多少贵重东西,年节之时,也会给先生送点薄礼。
其他先生就当他们只是寻常的学子,真评价起来,并不偏爱。
当中有一人道:
“贾家老二态度还端正些,至于老大,多半是混点资历,最是顽劣。”
听这口气,他对贾赦意见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