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日子最好,故而等不到过八月十五,就让她们乘船进京。
史苗很是伤感,却没有哭,叮嘱贾媃和贾娴。
“你们一去,兴许再见也要以年来算,和你姐姐出门是一样的,咱们家的人,不能仗势欺人,也不能叫人随意欺辱了去。”
真到了不好的境地,史苗宁愿两个姑娘像夏金桂那样搅得人仰马翻,也不愿她们当贾迎春。
虽然知道目前来说不可能。
挑人家的时候史苗也用心了。
但她还是忍不住,要做最坏的打算。
两个姑娘含泪拜别:“知道了。”
进京出嫁是喜事,两个姨娘挨着史苗身后,用帕子捂着嘴,憋红了眼睛,也不敢哭出啦。
林家人今日也要回姑苏,车马都走到这头,才发现前面堵了路。
悄悄拦住路的,似乎是官差。
徐慧疑惑:“前面怎么拦了路,发生了什么事,要封锁码头?”
林家人赶紧去问明缘由,回来复命:“太太,今儿是荣国府送姑娘进京,那位夫人也来了。”
怪不得要封路,算一算荣国府那两位姑娘这会子离开金陵,到了京城修整一番,年底正好出嫁。
可惜荣国府今年没有进京。
不像是公府的老大,在京城办喜宴,家里人都在。
今天是难得的好日子,都赶着这一日。
徐慧无奈:“那便等一等吧!”
过了一会儿,传话的人又来了。
林家太太本来就在车中憋得心焦。
她皱着眉头:“又有何事?”
这回是儿子林海亲自过来的:“母亲,父亲腿疼的厉害,让折返回去。”
徐慧放下车帘子叹气:“知道了。”
复又吩咐下去:“回去吧,把先前那个大夫请来。”
林老爷近来腿疾又犯,本来林家人不想今日急急忙忙走的。
这回找的大夫医术高明,治疗刚有起色。
但是林老爷的姨娘想着回去能给她祖父过寿,又说往后没有好日子,非要今日出门。
林老爷心一软就答应了。
这回子知道腿疼折返,也比到了船上再闹幺蛾子好。
徐慧身边的嬷嬷无奈:“老爷就是这样,心里没个成算,由着旁人哄几句,就要当好人。”
林老爷出了名的
耳根子软。
徐慧冷声道:“你少说两句,管住旁边人的嘴,不许漏出言语。”
林老爷耳根子软,也不单对姨娘,徐慧懒得计较。
毕竟耳根子软有根子软的好处。
不然她也不能到江南玩这么久。
送走贾媃和贾娴,家里空落落的。
当下也只有贾敏和两个姨娘在跟前说话。
有人来回了林家的事,史苗道:
“……你看着送两样可用的药材去。”
贾敏兀自伤心,只听了后半截。
史苗耐心解释:“咱们送你姐姐的时候,林家人刚好要回姑苏,被咱们家堵了路,那家老爷忽然身子不适,我就叫人送点药去。”
礼尚往来。
史苗见大家都强打着精神,笑道:
“都去歇吧,大爷和二爷,估摸着明后日才能回。”
瞧瞧两个姨娘的样子,倒不如放她们回去痛痛快快哭一场。
贾敏回到自己院中,越发觉得冷清,对月长叹:
“我该和大哥哥二哥哥一起去的。”
丫鬟正给她整理床铺,宽慰道:“姑娘莫要伤感,没准圣上又想起来,咱们府上还回京城去。”
另一个丫鬟道:“这可不一定,万一咱们二姑娘三姑娘夫家突然得了外任,又不在京城了呢?”
嬷嬷瞪了那不识趣的丫鬟一眼,丫鬟赶紧不说话,出门要水去了。
贾敏卸下簪环,洗漱之后,躺在床上,看着窗上惨白的月色,胡乱睡下。
……
贾赦和贾政次日傍晚才回,说一切顺利。
贾敏还没习惯没有姐姐们的日子,只有白湘湘能作伴说话。
过了两日,她一早去给母亲请安。
丫鬟才掀开帘子,见屋里都是人。
史苗身边的大丫鬟笑道:“大姑娘来信,说是见喜了,太太让预备些娘家东西送回去。”
贾敏听罢也是一喜,今日除了贾姝那边来人,还有大嫂周家、马上要进门的二嫂关家来送中秋节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