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驾第三日果然到了金陵,仍旧是甄家接驾。
和先前传来的消息一样,伴驾的还是那位盛宠不衰的淑妃娘娘。
岁月对淑妃娘娘格外温柔,史苗率领江南六品以上命妇给淑妃娘娘请安。
看她一如几年前,艳光四射,保养得宜,身量丰满。
可惜这一回,没见着那位夹缝中艰难求全的安嫔娘娘。
淑妃娘娘比几年前还给史苗面子,当即就免了礼,给史苗赐座。
史苗的品阶,淑妃娘娘受不起,圣上又对荣国府印象很好,她表现得平易近人,还能博一个好名声。
史苗一坐定,这位娘娘就直入主题,恨不得拉着史苗手话家常:
“听闻夫人家中小女儿未出阁,什么时候一起带了来,说说话。”
六品以上的命妇才能拜见,朝中赏赐贾敏的是一个九品虚衔。
若非传召,她当然不能来见,外面倒是有几个六品以下也候着的小官夫人。
但史苗今日就没带宝贝女儿出门。
真是想不到,贵人竟然对荣国府姑娘的终身大事如此上心。
史苗微笑着应对:“多谢娘娘厚爱,小女的亲事,早就已经大定了。”
淑妃娘娘是见过大场面,露出几分嗔怪,仿佛她和荣国府极为交好。
“这可好,怎么没见说?我还想着吃一碗媒人酒呢!”
“定的哪一家?”
第85章
荣国府四姑娘定亲一事,就没有往外传出来一星半点。
今日来的各家夫人听说定了亲,都惊疑不定。
有些人甚至想着是不是荣国府为了避免自家姑娘被指婚,弄出来的托辞。
可这么做岂不是欺君?
也有人感叹荣国服嘴巴还真严,这么大一件事,竟然没听到一点儿风声。
更有一些懊恼自家孩子没了机会。
不过对于甄家这种家中没有合适孩子,无论如何也轮不到的,多是抱着好奇的心思,到底哪一个有福的,轮到了这门亲。
史苗淑妃娘娘问起来必然有下一步安排,而今荣国府早有预备,不能继续安排下去。
史苗神情也是淡淡的:“回娘娘,是姑苏林家。”
其余夫人都知道林家有个小公子。
林海容貌出众,书又读的好,那些夫人正好也有看上林海的。
怪不得背里试探亲事,林家也一直没动静,原来是荣国府这边有意思。
很早之前,林家的夫人就上荣国府走动过好几次,她们早该想到的。
定的林家,许多人并不意外,荣国府上一直很低调,这样选择也正常。
徐慧却轮不到最前面,在一群夫人中间,众人纷纷侧目,她只当什么事也没发生。
反正这种场合,也无人敢交头接耳。
淑妃娘娘听罢,微微点头,捏着黄金护甲笑道:“我也听过一点,是江南有才又出挑的公子,夫人好眼光……”
这一关勉强过去,淑妃那边并没有纠缠,又问起其他家姑娘。
等人从淑妃娘娘行宫散了,夫人们也没闲话家常的时间,各自登上马车,就往自家去。
再有什么好奇疑惑,都得往后等一等。
荣国府今日来的不只史苗,还有大儿媳周若,她也是正经一品的诰命夫人,只是年岁小,淑妃娘娘客气了几句。
史苗和周若一个车回去,前面府尹大人家的马车慢吞吞,从左边岔道转过去,荣国府的车马才能走得快一些。
周若见今日路边小贩都不见人影,两边商肆都比往常打烊得早,料定是因为御驾至此的缘故。
这边还略好些,离着行宫近的那几处,如今都不许见明火,生火做饭都不成,更不要想开门做生意。
周若撂下车帘子,回想今日淑妃娘娘言行,有些疑惑:“今日淑妃娘娘做媒不成,怎么瞧着还并不生气?”
很明显,淑妃娘娘在听闻荣国府已为小女儿定亲以后,那份高兴并不是全然装出来的。
史苗看着衣摆上那一圈精致的绣花,收回视线,冷冷道:
“她岂止不生气,应当十分高兴才对。淑妃娘娘膝下的八
皇子定了江南节度使的女儿,却也不愿我们家敏儿定给一起南下的某一个。”
周若抿了抿唇,也道:“当下的状况,她也不好开口,让小妹去当什么侧妃。”
就像给儿子定了大家闺秀,还会安排许多漂亮小老婆一样。
不过史苗从来不掺合贾赦屋里事,大儿媳就是要内涵,也内涵不到她身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