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第228章(1 / 2)

因为湘云丧夫一事,荣国府中秋也没过好,一家子强颜欢笑的模样。

偏偏贾赦点卯那一日,门房忽然传进话:“老太太,门外贾大人家的,递了帖子进来。”

荣国府除了和贾雨村一样都姓贾,两边已经好许久不曾有交集。

史苗很干脆:“不见。”

她有些担心下人见钱眼开,再次强调:“既然不见,也不必说多少缘由。”

等贾赦和贾政回来,史苗也和他们说了此事,这一点大家还是能达成共识的。

不见。

哪知只过了三日,赖大家急急慌慌进来,脸色发白:“那贾雨村,领了一群人,围住了咱们家和甄家。”

难不成之前递帖子是为了这个?史苗不信,贾雨村这样的老狐狸会轻飘飘把这种重要机密透露出来。荣国府和他的交情还没深厚到那个地步!

不多时又听见贾雨村进来了,说什么要给老太太请安。贾雨村皮笑肉不笑:“老夫人不必担心,只是担心有宵小隐匿私藏,于贵府不利,故而带兵至此。”

史苗哂笑,她们家又没有王夫人,不敢胆大包天收那些东西。

史苗也皮笑肉不笑,坐在主位上:“多谢大人思虑周到,有大人精兵强将在,老身也好安心。”

贾雨村行礼告辞:“在下还有公务在身。”来荣国府摆一回谱,贾雨村转头就去抄甄家。

贾赦气得险些当场炸了:“这畜生,分明在给我们家下马威。”

有些事忍一忍就过了,再有一些却不能忍。

甄家抄没的家财还没点清楚,贾赦和贾政上书弹劾贾雨村滥用职权,耀武扬威,显得不痛不痒。

贾雨村反参一本,荣国府包庇甄家晚辈,王熙凤和巧姐母女。

可王熙凤是被甄家休弃,巧姐的年岁,一个小女儿家,就算还在甄家都不在抄没流放之列。

何况那时候甄家还没出事。

荣国府自来谨慎低调,想来这贾雨村是参无可参。

荣国府和贾雨村吵过一轮,苏大人才跟着上书,外加其他几个大人,罗列了贾雨村的罪证。

荣国府和贾雨村是小怨,苏家和贾雨村便是大仇。

前儿还抄着甄家的贾雨村,最后却和甄家男丁一起流放,莫名有几分荒诞。

贾雨村一倒,下一个补授大司马的,朝廷里许多人嗅出了风向。

先前被派出去的林如海,又被调回京城。

可见林大人才是圣上最爱,朋党都收拾得七七八八,他最后坐收渔利。

史苗倒是不觉得圣上有多偏爱林如海,只是这一位还算会用人。

林如海是尽职尽责务实肯干那一类,却不善于朝堂斗争,圣上手上缺能办事的人,故而才给了林如海几分偏爱。

倘若今后江山坐稳,治国稍有起色,史苗可不敢保证,这皇帝会不会闹唐玄宗晚年的幺蛾子。

林如海心里明镜似的,除了好好做官,显得无欲无求,圣上也愈发信任他。

在旁人看来,因林如海没儿子,不必为儿子铺路,是以才能公正廉明。圣上也深以为然,京城上下都在暗自观望林大人家女儿最后花落谁家。

如此便可看出林家将来拉拢看好的势力。

林家似乎对此事半点不上心,他那女儿在江南每日招摇过市,一心只顾着办自己的学社。

这一回林如海升官,只有夫妻俩回来了,就这么把女儿扔在江南,半点没有接回京的意思。

京营节度使已空悬许久,上一回圣上收回去以后,都是自己亲自料理。

朝堂上有大人上书过几次,都不了了之。

这日圣上原本召林如海商议年后西北补给一事。

夸赞了一回林如海先前对洋罗国的计策。

朝廷花钱扶持洋罗国小王子的势力,让他和叔叔争夺王位。

他们内部打得不可开交,自杀自灭,比南安郡王提议的出兵打仗劳民伤财,有用多了。

圣上看林如海很是顺眼:“上回你提的计策甚妙。”

林如海不敢居功:“圣上英明神武,臣也不过拾人牙慧而已。”

这个计策并不高明,最后还要皇帝拍板,朝中有些想打仗,从中敛财,才巴不得打起来。

只要一打仗,海贸货物必定涨价,各处港口也跟着涨,有人受苦受难,有人盆满钵满。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