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自视甚高,如今却需卑贱如他帮助,心中一种难以言喻的情绪蔓延开来。
旋即转念一想,哪里是顾淮璟好说话?想来不过骨子里是穷苦弱懦的书生,见着国公府富丽堂皇被吓破了胆不敢得罪,被欺负了也不敢吭声罢了,脸上的表情复又傲慢起来。
听顾淮璟说完,贾政脸色也好了些,忙唤小厮将先前顾淮璟放下的书卷好生拾起物归原主。
走了几步,忽闻顾淮璟略带忧虑的嘀咕了句:“只是日后若是陈老先生身体好些能来贵府走动,他年纪大了怕站不住。”
陈老先生曾在国子监任职,教导过世子、皇子们的学问,年纪大些便自请辞官游学,可谓是桃李满天下,直到前些时日走不动了方定居京城被请至龙门书院教书,正因如此,贾政才会力排众议强硬地将贾宝玉拖着去了书院而不在家学读书。
甚至基于陈老先生在朝中的名望,对他派来的顾淮璟都礼遇有加。
想着顾淮璟回去时能为宝玉带几句好话便不枉费他的一番苦心。
可若日后老先生身体好些亲自来,小厮们依旧是这番态度,不用猜也知定会惹恼了先生。
如此想来,贾政心中暗自计较,面上不显转而自如地同顾淮璟说起陈老先生的病情。
“老先生先前游学路遇劫匪伤了根本,虽养了回来到底体虚,时逢春夏之交,一时受不住气温变化便病了,院长已请了太医来看,修方配药,待明日再看看情况如何。”
顾淮璟说着,想到了卧病在床的陈老先生,十分担忧,也想要快些将试卷诗书交予贾宝玉,他好早点回去替换母亲给陈老先生伺疾。
贾政闻言唏嘘不已,忙寻了机会吩咐随从通知后院准备补品,又喊人传唤宝玉到书房议事。
*
却说本来在怡红院同姐妹说笑着十分开心的贾宝玉一听贾政派人来寻,神色一僵。
原本热闹的气氛也因这个消息骤然沉寂了下来。
林黛玉看着自听了这个消息便神色萎靡的贾宝玉,和说着便翻箱倒柜寻见外客衣裳的袭人,目光流转在众姐妹身上,虚扶椅子盈盈起身。
贾宝玉见林黛玉起身立马急了,冲来通知的小丫鬟发火:“我才刚好些老爷竟叫我见客?是个什么道理?你倒是同我说说!”
那小丫鬟不过领了个通知的差事没想到竟被这一吼,吓得跪在了地上,声音哽咽:“原是老爷说了,宝二爷既是大好了也该出门走走见人,现下龙门书院的陈老先生遣人来问,还请宝二爷赶紧去。”
薛宝钗闻言也立起身来,看着依旧在不乐意的贾宝玉道:“既是姨夫来请,又有书院的贵客,定是同宝兄弟有要事相商,宝兄弟便快些去罢。”
说完,又看向纷纷起身的众姐妹,边邀着出门边道:“我们便也别在这里碍手碍脚的了,现下日头大,早上我才同颦儿发现了园子里竟有避暑好去处,一起去?”
众姐妹一听忙不迭应了,便纷纷出门。
“不远,有条小溪,溪旁的好些花都开了,到时候唤丫鬟们拿来果蔬纸笔,我们便一起联诗。”林黛玉抿唇一笑,忆起那条溪流和周遭连排的树木确实清爽。
探春来了兴致,仔细想了园子里有小溪又有花的地在何处,忽眼前一亮,忙问道:“那条小溪下游可是连着个池塘?养着好些锦鲤?还栽了荷花?”
“正是了,也不知哪个丫头那般勤快每日都要给那群锦鲤投食,我前几日路过瞧着那些鱼儿竟比人手臂还粗,若再喂些怕是游不动了。”薛宝钗摇着扇子笑着回话。
听姐妹们说起游玩就要走,原本郁闷的贾宝玉更加郁闷了,在她们身后嚷嚷道:“你们且等我回来,到时候一起作诗!定要等我回来!”
他的语气急切,伸出的手也急急忙忙,袭人为他换衣裳时都有些拉不住。
甚至一时不察竟勒疼了他,贾宝玉更为不耐:“蠢才,蠢才,这点小事都做不好,好了好了,我自己来。”
说完,便披着半敞的衣服出了门,没好气地瞪了一眼在门口候着的婆子们,朝姐妹们离开的方向一步三回头不情不愿去了贾政的书房。
此时贾政倒真觉得这个年轻人有几分真才实学,品味也不俗。
又知顾淮璟要参加乡试,贾政便拿出前科状元的策论提了些政事。
顾淮璟四两拨千斤直指要害。
令贾政不由感叹当真是后生可畏。
不过地位到底低了些,又无亲戚傍身,即便之后步入官场想必只会籍籍无名。
这样的书生他见多了,不过能结交一个便不能放过。
而贾宝玉迟迟不来,心中不快,当下便只能邀顾淮璟下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