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薛虯一直不信,太子虽然称不上英明,但从小被当作继承人培养,又在皇父的控制下与二皇子斗了这么多年,心态真的会突然崩成这个样子吗?
如果不是真的,那么就是太子故意自污,希望被废黜身份,保全身家性命。
不过这个可能性不大,原因只有一个——他当过太子。
没有登上皇位的太子,有几个能得善终的?这与继任之君是谁无关,但凡一个理智的帝王,都不可能留下这么一个祸患!好一点的情况是被圈禁至死,更有可能新帝上位没多久就会悄悄杀了他,甚至他的妻子儿女也会相继丧命。
还有另外一种可能,就是太子已经退无可退,打算绝地反击了。
薛虯原本不能肯定是哪种情况,现在却可以确定了。
他当即令小厮备马车,简单收拾一番后启程去四皇子府,幸而今日四皇子没有出去,薛虯很顺利地见到了他,将事情经过和查到的东西一一道来。
四皇子脸色十分难看,一巴掌拍在桌子上,怒道:“这个无君无父的畜牲!”
薛虯默然不语,他不喜欢太子,但在这件事上,并不觉得太子做得不对。
太子走到今日这步田地,固然是他自己能力平庸、不修品行的缘故,但皇帝也有脱不了的责任。
他在太子幼时一味宠溺,疏于教导,长大后又扶持二皇子与其争斗。不管皇帝的本心是把二皇子当磨刀石,打磨太子这柄未开刃的剑,还是担心太子成人后权柄日盛,分薄他这个帝王的权利,这才扶持二皇子维持平衡,最后的结果都是一样的。
——太子被逼着一退再退,原本还算平稳的心态逐渐变态,以至于越做越错、越错越多,直到今日这般不可挽回的地步。
事已至此,束手就擒必死无疑,放手一搏或许还有一线机会,太子有别的选择吗?
没有!
哪怕不为了他自己,也要为了妻子儿女、为了他身后站着的那么多人拼一条出路。
四皇子看似冷淡,实则中正耿直、重情重义,所以才会如此愤慨,可是翻开史书,类似的事情何曾断绝过?
好在四皇子情绪虽盛,但很快便使自己平复下来,薛虯这才问:“我们要不要做些准备?”
这是怕太子宫变成功,四皇子就彻底没机会了。
——虽然这个可能性很小。
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还是要做好准备。以他们现在的实力,未必没有做黄雀的机会。
四皇子点头:“我想想怎么安排。”
这事不好办,既得保证足够的力量,又不能动作太大引起其他人注意,是得好好想想怎么做。
好消息是,太子目前的动作并不大,此次若非机缘巧合也不会被薛虯发现,短时间内应该不会有动作。
薛虯刚准备离开,宫里的旨意便到了,皇帝封四皇子为亲王,封号瑞。
薛虯和四皇子都有些茫然,以四皇子的功绩,这个亲王自然当得,只是这旨意太过突然,倒叫人摸不着头脑。
薛虯含笑与前来传旨的太监说:“劳烦总管走一趟,还请坐下喝杯茶吧。”
太监也有心与新出炉的瑞亲王亲近,谢过恩后在小马扎上坐下。
三人说了一会儿话,薛虯和四皇子也大致明白了,皇帝不知想起什么,突然给几个儿子封爵,除了四皇子,二皇子本就是郡王,这次同样被封为亲王,改封号为“宸”,五皇子被封为郡王,封号荣,六七八三位皇子被封为镇国将军,九皇子被封为辅国将军。
薛虯和四皇子对视一眼,心里都是一叹:太子的谋划只怕要提前了。
第71章 第71章准备工作
宸者,帝王也。
时人将北极星称为“宸”,北极星又叫紫微星,向来代指皇帝。
《论语为政》说“为政以德,譬如北
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写“宸旨下江城,遣将守边疆”;柳永的《破阵乐露花倒影》则说“凤辇宸游,鸾觞禊饮,临翠水、开镐宴。”
历史上并没有出现过以“宸”为封号的皇子,倒是在薛虯知道的另一段历史中有位宸妃,与皇帝的旷世之恋被关注了数百年。
另外还有一位疑似宸妃,便是大名鼎鼎的武则天。据说李治登基称帝后,因为宠爱当时还是昭仪的武则天,想要晋升其为妃,可是“贵淑德贤”四妃之位已经满了,李治便创“宸妃”称号让给武则天,只是“宸”字太过敏感,百官纷纷反对,最后武则天是否当过宸妃,现在已经不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