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第91章(1 / 2)

(' 秀云也知道这齐安伯印鉴的重要性,自然是点头答应。至于贾赦为什么和如临大敌一样,临出发了还要担心这伯公印鉴,自然是前车之鉴了。

上一辈子可以说,贾赦就是在这印鉴上栽了跟头,虽然上辈子他是荣国府明面上的当家人,但实际的掌权人却是史氏支持的二房一脉,就连府内的小辈齿序都是从二房那里定的,让贾琏排在贾珠之后,这个琏二爷自然也是这么叫出来的。

而贾赦想管又不能管,他身上只有一个一等神威将军的虚职,连上朝听政的资格都没有,因着前世的某些原因,就连这荣国府没换建制都没人追究,当然后来也是一个问罪的由头罢了。

这府里的印鉴虽然是他收着,但史氏和贾政要用也只是一句话的事情,有时候甚至都不用来问他的意思。而这也是前世贾赦遭祸的重要原因。

上一辈子皇子们斗得最激烈的时候,贾政也被牵扯其中,贾存周以为自己有能力往高处走,直接投在了三皇子的麾下,而司徒晁只有一个要求——要兵!

而荣国府自从贾代善去世后,根本就没有了接触军政的机会,贾政心知自己办不成,于是来找自己的老娘史氏商量,母子俩商量了半宿,终于想出了一个昏了头的主意,那就是动平安州的人。

前世贾代善并没有对贾赦改观,但因为规矩不能改,所以人脉还是给了贾赦,只是史氏在一旁一并听着了。

其实贾代善也有让史氏拿拿主意的意思在,希望她在自己死后能撑住这摇摇欲坠的荣国府,直到贾赦可以接手荣国府才行。

只是没想到史氏更多的是想让贾政立起来,这么多年一直压着贾赦,让贾赦住在东院,反而让贾政这一大家子窃居正堂。所以史氏想要借平安州的部分贾府的亲信旧故来向当时的诚亲王司徒晁投诚。

但这一主意的关键就是贾赦这个荣国府当家人的印鉴,史氏是清楚荣国府内现在混乱的长幼秩序,她是有意扶持贾政起来的,毕竟贾赦烂泥扶不上墙,但诚亲王和平安州的人不认,他们只认嫡长子,也就是当家人贾赦的印鉴,那是一种历来保险的证明。一旦有事,会有荣国府来承担后果。

但史氏知道贾赦不会同意她的主意的,贾代善虽然把名单都交给了史氏,但临终前也是千叮咛万嘱咐,不能动平安州的人,那是国家之本,动了,一旦北戎等境外番邦大举入侵,大周就完了。

但史氏可没有贾代善那般的远见卓识,这么多年北戎只是小战,京师也没有传过任何大型战争的消息。她认为这些人既可以作为贾政的晋身之资,又能同谋富贵,她心里是觉得这些人会感激她。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