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毕竟这件事打得他措手不及,而且太医的诊断也让他心里有了决意,他要给自己的儿子铺路,贾敬以后坐在京营节度使这个惹人眼红的位置上,多少人都盯着这个位置使劲,都盼着他的儿子犯错。
所以他要帮自己的儿子处理好这些容易被人当作把柄,稍有不慎直接好几代的努力都付诸东流的脏事处理掉。
贾代化让贾敬把从金陵来的信使叫进来,那是贾赦派来的汪大,汪大为人忠厚,嘴巴严实,不该说的事情绝不多说。在得知这些事情是薛城私底下交给贾赦的时候。贾代化父子俩也松了口气,这就代表事情还稍有转圜的余地,只是按照汪大的回话,官府那边和贾家有点不太正当的联系。
贾代化不能说是心惊胆战,只能说当下就决定去金陵,父子俩火急火燎地收拾了行李,叫汪大去套上了马车,贾代化顾不得自己的身体,一门心思要解决这件事情。
贾代化父子走得匆忙,隔壁的史氏还没听到消息,父子俩就上了去往金陵的渡船。这也是贾赦在信里交代的,尽量先别通知史氏那边,虽然搪塞贾政的说辞是怕史氏担心,但其实是防备诚郡王府的探子,如果提前走漏了消息,被司徒晁把事情闹大,那才到手的爵位和官职也就都会烟消云散了。
在贾政心里,把这两样看得极重。在他看来,这都是他在父亲贾代善心里,比大哥贾赦强的有力凭证当然不会有人来连累他失去这些他看重的东西。所以在贾赦隐晦地暗示他府内现在有很多其他家族的眼线,容易走漏风声并写上这一条的时候,他也没有反对。
因为事态紧急,贾敬特意包了一艘渡船,基本上是“快马加鞭”地赶去了金陵,贾赦他们当时是三日到达的金陵,而现在贾代化和贾敬只用了两天半的时间就到了金陵的码头。
汪大的眼色不错,见宁国公父子脸色不好,大概是旅途劳顿,忙一下车就雇了马车,几个人飞速赶往金陵城里的贾家。
贾赦才和薛城定了再次见面的日期,就见到贾政急匆匆地快步走了进来。“兄长,伯父和堂兄到了!”
“这么快!”贾赦心里一惊,他也没想到这父子俩会这么迅速,他有些为难地看了一眼薛城,薛城自然乖觉,连忙站起身来,“既然贾府有家事要处理,薛某就不便叨扰了,恩侯不必相送。”
贾赦往外送了两步,见薛城意思坚决,便也不再坚持,连忙更衣,准备见贾代化他们。大概贾政说完这句话以后,才过了一盏茶的工夫,贾代化和贾敬的身影就出现在了贾赦的小院门口,贾赦带着贾政连忙迎出来。
“伯父,敬哥哥。”
“伯父,敬堂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