琳妃虽然有了九皇子司徒曜,但因为孩子年幼,自己也没有能和几个已经成了气候的郡王兄长们掰腕子,所以琳妃在后宫之中也谨小慎微,就算暂时掌管公务,与淑妃协理六宫事务,也是处处谦让,生怕自己和孩子被人盯上,无法护佑自己的孩子平安建府出宫。
琳妃看得很明白,眼下朝堂之上,诚郡王和简郡王斗得你来我往,无论最后这皇位落在谁的头上,都不会是她那在朝堂上暂无一席之地的孩子。所以,她从小就让自己的孩子同被封为循郡王的司徒晴和从小就不得皇上重视的信郡王司徒宴亲近。
这样一来,无论到时候是哪位皇子上位,最后她的孩子都不会有什么太糟糕的结局,做个闲散宗室,是她对司徒曜最大的期盼。
只是有些时候,她的盼望抵不过家族的安排,她们这些被家族挑选入宫的女子,注定要一生被家族利益裹挟,或是自愿,或是被迫卷入这后宫,前朝的权力压轧。
虽然甄家有意在皇位争夺中插上一脚,想要自己更上一层楼,毕竟在他们看来,司徒玺就算寿享遐龄,但终究做不了永远的皇帝,这皇位最终,要不了几年还是要传给他的皇子。
如果他们推举的九皇子能登上皇位,司徒曜年幼,要想坐稳自己屁股下面的位置,肯定会鼎力扶持他的母族。
那他们甄家作为皇亲国戚,必定会“更上一层楼”。所以,他们不同意琳妃想要让九皇子富贵一生的盼望。正因为甄家的引导和私底下的安排,九皇子司徒曜不过束发之年,文采斐然、备受圣上赞誉之类的称赞都在朝臣的耳朵里进进出出不知道多少次了。
而皇帝对这种传闻没有过多关注,毕竟甄家的心思,他知道得一清二楚,就如同一个跳梁小丑一般,看着甄家上下翻腾。这个儿子的出生,本来也不可能登上皇位,只知道舞文弄墨,以为复制了司徒晁的路线就能得他看重?不过是笑话。
他百年之后,下一任皇帝不管是谁,都不会是没有能力坐稳皇位的九皇子,毕竟他费了这么多力气才打压了诸多世家大族嚣张的气焰,不是让下一任皇帝再培养出另一个祸患来。
所以当甄家插手的那一刻,司徒曜就注定不可能成为司徒玺心中的皇位候选人了。这一点,司徒曜看不透,甄家的人看不透,琳妃摸到了一点儿司徒玺的心意,能看透的也就只有三、四、五、七这几个已经被司徒玺历练出来的皇子了。
所以,司徒宴才疑问贺淑妃插手皇子的婚事做什么,其中的原因肯定不是关心他,给他定下的女儿也与司徒晁看上去毫无瓜葛。
贾赦也不清楚这其中有什么弯弯绕绕,只能安慰他,让他宽心,夫妻相处和谐才好,既然没有关系也能少些顾虑罢了。
这边两个人去酒楼吃酒,暂且不提。至于两人讨论的话题中提到的贺淑妃倒是在储秀宫中有些发愁,虽然这信郡王的婚事是他提的,但拍板决定的却是圣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