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这一举动还有一重意思,那就是帕恩会留在大周,作为两国和平建交的象征。这一点,拖穆已经在信函中讲明了自己的想法,毕竟虽然他最近忙着搞下乌日格王,自己坐上王位,但是大周的风向还是有所耳闻的。
既然大周皇帝已经有了这个意思,他何不顺水推舟,既卖自己这个与自己亲善的侄子一个好儿,又与大周行事一致,其他的事情等他彻底掌握北戎政权再说也不迟。
就像拖穆在大周有眼线,同样的,大周皇帝也在北戎有探子,这是双方都心知肚明的事情,只不过是心照不宣,假装不知道罢了。
本来这几日大周朝堂之上就为了这件事你来我往,好不热闹。这下,北戎的拖穆新王都诚心派出自己的侄子来大周奉送国书,那么他们大周也不能无动于衷。
一直争论不休的事情也有了定论,老皇帝深觉脸面无光,自己终究是在与司徒晟的针锋相对中败了一步,毕竟北戎一方送来的是王族血脉,那么相对的,他们大周也要送一位皇室子弟去北戎,以示友好。
但现在的情况来看,老四明显想要老九外派去北戎,他也曾提议过让一向和老四亲近的老七司徒宴,但因为他早年习惯冷落这个儿子,加上司徒宴胸无大志,就算他四哥起复之后,也没跑到他四哥这里寻个重要的差事,眼下也只是终日躲在府中,赏玩字画,与自己的新婚王妃待在一处培养感情。
他刚提议让老七去北戎一趟,那边老七府上就传出了消息,说是王妃有了身孕,这下子,老皇帝心中一堵,面上还得为自己儿子有了后代高兴,倒是五味杂陈。至于老三,虽然之前担着一个“贤王”的名头,现在经过这段时间的观察来看,明显也是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混账东西。
就算老三想要去北戎以修两国之好,他也不能同意这个儿子出去搞事情。这么左挑挑,右捡捡,便只有老九司徒曜可以用了。大周的皇帝在心里安慰自己,不过是去北戎待两年,一个吉祥物一样的存在,等到双方的关系修好之后,便只派个官员在那里就行,老九就能回来了。
说不定老九出去镀个金,也比现在在朝中没有大臣支持的现状要好很多。只能说司徒玺想得太好了,就是不知道后续会不会按照他现在想的这样发展。
见保不住老九,司徒玺有些恼羞成怒,便直接将一应事务都推给了司徒晟,只能说司徒玺的皇帝才干随着年龄的增长,越发有些昏聩了。
而司徒晟直接认命了早前派出去的那一队京军,也就是史家兄弟等人作为护送北戎使臣队伍进京的护卫队,同时给贾赦安排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差事,让他一块,随着护卫队,麻溜儿地回来。
而一心想要来到大周学习先进文化从而改变北戎现在恶劣的生存环境的帕恩王子已经迫不及待,在大周的同意建交的文书送来的时候就已经出发了。
与建交文书一起过来的还有对贾赦等人的任命文书,所以,贾赦和乌恩在随着帕恩来到房河郡这一边境郡县的时候,就已经和从平安州赶过来的“贾赦”互换了身份,这一切都进行得天衣无缝,知道的人也只是他的几个心腹,为了避免万一北戎之事失败后,受他牵连,他连两个舅兄和方信将军都没有告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