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司徒玺一直以来的愿望实现了,他想要的权力终于完完全全被握在了自己的手中。
而他一旦满足之后,那点子多年前的遗憾便又冒出头来。新任太子殿下完全知道他这位父皇的想法,所以顺水推舟,积极推动此事的进行。
“我想父皇也有这个意思,”司徒晟叩了叩桌面,继续说着自己的计划,“恩侯你曾在余先生那里知道徐潜的身世,这是一个突破点,他是当年东宫惨案的经事人,也是目击证人。”
司徒晟说着说着,便闭上了眼睛,他不知道那样的大火,里面的人是怎么死去的,太难熬了!
被世家扶持上位,是司徒玺这位自平安州起兵的皇帝永远无法摆脱的痛点,他放弃了一鼓作气打入京城,反而选择与这些别有用心的人合作。
事情总是这么有戏剧性,正因为他过来的艰辛,给了那些人投资的底气,导致他上位之后,政务的实施屡屡受挫,盘根错节的世家们,想要一个彻彻底底的傀儡,而不是一个有反抗之心的帝王。
他也曾反抗过,淑妃替他挡的那一剑在民间是话本中帝王美人的浪漫篇章,但他和淑妃都知道,这所谓的救命之恩,有一半是假的。
淑妃确实替他挡了一剑,那被诬蔑是太子弑父的手笔的刺杀却是叶家之人做的,而公孙家和贺家一开始就知情,贺淑妃也是知情者之一。
这也是司徒玺后来才查到的,只是那个时候说什么都晚了。
不过也许淑妃知道自己这救驾里面有多少水分,所以也不敢将此事挂在嘴上,而一直到她病逝前,司徒玺虽然对她是赏赐颇多,淑妃心里却很明白这些都只是虚假的恩宠,一些表面上的功夫罢了。
“这件事,王爷已经问过余先生的意思了吗?毕竟徐潜也是余先生的学生,咱们不得问问他长辈的意见。”
贾赦下意识想询问这位太子的幕僚,虽然虞衡臣坑过他几次,但他想双方的大方向应该是一致的,所以就直接询问了另一位存活的当事人。
“来这里之前,我已经和徐潜商量好了,”余先生笑着点了点头,“能替先太子殿下翻案是我们的夙愿,徐潜不管是出于道义还是出于自己的身世立场,他都愿意站出来。”
“其实侯爷想复杂了,如今局势已定,那些之前的隐患都已经消除,威胁已经不再是威胁,如今只要有人肯站出来,那不过是圣上一句话的事情。”
“既然如此,我也没有阻拦的必要了。”贾赦摇了摇头,便也赞同了这件事情,剩下的事情,司徒晟只说要派人去查去准备,贾赦也知道自己再带下去也没什么必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