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带着这份强烈地不满和愤怒,王夫人离开了。
贾琰瞧着她远去的背影,突然觉得与脑中的一道身影重合了,五味掺杂,贾琰一时形容不上来这种感受。
王夫人,不是一个好人,贾琰一直都知道。
当然,若是以现代的道德标准来衡量这个时代的人,你会发现,所谓的纯粹的好人也没有几个。
何况,他们这些人从出生开始就享受着独属于古代贵族特权阶级的福利,平日里的衣食住行,皆有下人打点伺候,更不用说什么平等和人权这样的话了。
他们都是封建大地主制度下的产物,包括贾琰也是,只是幸运的是他们在这种制度下,侥幸站在了一些人的上面,成为了一些人的主人。
封建,只单这两个字就意味着压迫,而世族出身,更代表着,这是从他们出生起就刻在骨血中分离不出来的。
贾琰有些嘲讽又无奈地垂下双眼,不管如何,王夫人总归是待他不错,他做不到也没有立场去指责,他这世的母亲。
人心总是贪婪而又不知满足的,站在个人的立场上,维护捍卫属于自己的权力和利益,也是每个普通人下意识会去施行的一种行为,而去争抢,抢夺那些家族内有限的资源时,人们也往往恶相百出,甚至不择手段。
千百年来,若仔细深入探究,你会发现,人类建立起了规范的道德文明的社会制度,穿起了华丽得体的衣物,却仍拥有着属于野兽的本能。
“弱肉强食!”
这是一个与大部分人,学生时代所接收到的那些道德教育都不同的一个词。
来到这个时空,贾琰甚至曾经自我怀疑着想过,“他为何会来到这个时空。”
有些事情,贾琰克制着自己不敢去深想,这段时间在国子监与高先生的接触中,除了感谢能有这样一个德高望重,才学渊博的先生指导后,贾琰内心深处更是升起了一片迷茫。
这份迷茫从前压在他心里不曾冒出,可在与高先生的接触过程中,如今却在贾琰心中越演越烈。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四句话盘旋在贾琰的脑中,一直挥之不去。
圣人的崇高理想,太重,太重了,贾琰觉得自己担不起,可是这四句话又一直在他的脑中始终挥之不去,时常折磨,叮咬着他的心,让他不得安宁。
贾琰叹了口气,抬手不禁抚向自己的胸口,神色迷茫又透露出复杂。
……
贾母见贾琰一直站在门外,不肯离去,以为这个孙子要有话对自己说,就将人叫来,同宝玉一样,坐在自己身边问道:“蒖玉,你有什么话想对祖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