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昨日回国子监没有去高先生那里,今日散了学,无论风雪是否停止,他都会先去高先生那一趟。
想到高先生,贾琰手中一紧,面对这位老先生时,他其实还是为自己不纯的目的,感到羞愧的。
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欺骗就是欺骗,贾琰为自己的别有用心而感到愧疚。
他其实也有私心,从始至终也没有那么坚定!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不加以改过,贾琰又很难在心中真的凭借这句话说服自己。
……
一路揣着复杂而忐忑的心,贾琰终于还是走到了高先生的院子前。
叩响了房门,跟着开门的老伯走了进去,贾琰站在门外,看着屋内坐着的高先生时,心中忐忑万分。
而见他过来,正坐在屋内喝茶的高先生放下手中的茶杯,瞟了他一眼,语气随意地问道,“来了!”
正忐忑不已,站在门口的贾琰闻言,双手抱拳作了一揖道:“家中这两日出了些事,耽搁了,还请先生勿怪。”
知道他是家中有事,高先生也没有责怪,随意地问道:“卷子做了吗?”
“学生不敢疏忽。”听到高先生的问话,贾琰赶忙回道。
听到贾琰的回答,坐在凳子上的高先生才满意地点头,道:“既然都做好了,先拿来与我看看。”
闻言,贾琰恭敬地上前,将手中一早做好的卷子双手递上。
接过卷子,拿在手上认真的翻看几眼,瞧见上前工整而不失风骨的笔迹,高先生心中满意了几分,翻看过后,将手中的这几份试卷放在一侧的桌子上,才再次开口道:“虽然文章火候还有些欠缺,但你这一手台阁体倒是写的不错。”
这手工整规范的台阁体是贾琰特意为参加科举考试而练的,如今听到高先生亲口夸赞他的字,贾琰立刻恭敬的回道:“多谢先生夸赞。”并不因为高先生开口夸赞而得意忘形,失了礼数。
见他如此不卑不亢,高先生反而温声开口道:“不必这般拘束,你如今得了我的教导,虽未拜师,但也算称得上是我的半个徒弟,往后若与你的那些师兄弟们见了,也自当平心相待即可。”
听到高先生亲口说自己如今也算的上是他的半个徒弟,虽说仍未成功拜师,但这也足以让贾琰心中一喜,能得到高先生的亲自认可,贾琰自是欢喜不已的。
虽然说他原先接近高先生的目的不纯,但内心深处贾琰确实把高先生当作一个恩重如山的授业恩师相待的。
如今能得到恩师认可,贾琰自是欢喜。
瞧见他脸上的喜色,高先生伸手抚了抚自己的长须,笑道:“难为你有如此感恩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