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着从前贾元春选秀的事,想到大孙女元春若能通过选秀入了宫,当了哪位皇子的侧妃,兴许还能有些转机,但想起贾珠与贾琰两个孙子的话,贾母又转而略过了这个想法。
既然他们都不愿姐妹受这个苦,为他们的前途而牺牲了自己的幸福,贾母自也是不愿强逼着孙女做这个恶人的。
罢了!荣华易逝,彩云易散,命数如此,她又何必强求呢。
此时,贾母心中反倒通透了不少。
很多事,作为府上的中心人物,她其实是做过努力的。
外人只能看到荣国府纵情享乐,奢侈荒唐,没有半分政治敏锐,危机意识。
但其实做为中心领导人,为了维系贾家的门庭,贾家老一辈已经做出了不少布置。
贾家上一辈每一步棋走的都是对的,无论是贾敬科举当官,还是送贾赦到太子身边当伴读,亦或是与新科探花郎林如海结亲,武将之家转文科,跟贵族结亲对方还是头三甲进士,在官场上,贾府其实已经努力的让自己由武变文了。
只是人算不如天算,无论多少筹谋与布局,该来的总会到来。
贾代善死了,贾敬出家当了道士,宁荣两府遭了圣上厌恶,再无一人能够鼎立门户,出来主持大局的。
这之后的贾珠同样娶了国子监祭酒文官的女儿,顺利的入朝为官不假,但他为官尚浅,独木难支,别说是撑起荣宁两府了,如今二房分了家,他将来能够接替贾政,撑住二房的门户也算是不错。
而剩下的贾琰,贾宝玉,贾琮等子孙后代,尚且年少,目前还未能入朝为官,连权力的尾巴都还没摸到。
至于贾琰这个孙子身上的那个空头爵位,既不能世袭,也无半分实权,只是听上去唬人,贾母想着心中不由地有些复杂。
她弄不懂皇上是怎么想的,封了个空头爵给她们家,却没给半分实权,也不知将来是好是坏。
想到将来,贾母抬头看着两个孙子,见孙子贾琰在一旁笑盈盈地看着自己。
看着这个孙子。
贾母不禁开口问道:“琰哥儿可有什么想吃的,一并说出来,祖母都让厨房做上。”
见贾母问自己想吃什么,贾琰想了想,还是随着贾宝玉一样,点了两样道:“在国子监的时候一直想念府上做的豆腐皮包子和火腿鲜笋汤。”
听到贾琰点的这两样,贾母笑呵呵道:“琰哥儿既然想吃,就吩咐厨房都去做上。”
等到祖孙三人都点了自己想吃的菜后,鸳鸯才又命人去给厨房送信,让府上的厨娘做了,送到贾母的院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