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有话要说】
注释:【三十三天,离恨天最高;四百四十病,相思病最苦。】出自元代石子章的《杂剧·秦修然竹坞听琴》。
唔,小伙伴别觉得我是在水剧情呀,我是真的想写写,红楼亲世代的年轻模样,也希望他们在我的文里有个好的结局,这便是我开这篇文的初心。
红楼子世代,我也会写哦,到时候写到福利番外里,不知道大家想不想看。[可怜]
第74章
忍冬端着托盘空碗退下后, 出了门就撞见了候在门口的小德子。
小德子极为有眼力见儿地伸出手,从忍冬手中端走了托盘,“小的来端。”
忍冬斜了小德子一眼, “既如此,殿下这些天的汤药,便由你负责吧。”
“记得将这药碗和药渣都处理干净了。”忍冬的声音向下压低了许多, 小心叮嘱着。
小德子的腰弯得更低, 脸上笑意更深了几分, “诶, 忍冬公公您放心。”
忍冬作为东宫的大主管,虽随身伺候着萧淮川,可东宫别的事物也不少管, 着实很忙。
如今殿下既然看重这个小太监, 他何不顺手推舟,也当给自己培养个副手。
忍冬走后,小德子的眼睛便看向了托盘里的那个空碗,下意识倒吸一口凉气。
今日萧淮川请刘太医前来诊治, 小德子和忍冬皆在一旁伺候着。
刘太医的诊断他们也都听了一耳朵,大抵是说太子殿下夜间盗汗, 心烦失眠, 虚火居多, 给开了一副黄连上清汤, 清热泻火。
这方子黄连为主, 配上连翘、白芷、黄柏等物, 听着就苦。
而这药方寒凉, 降热毒有奇效, 却不可多服, 因此还搭配开了知柏地黄丸。
刘太医顾忌着萧淮川的面子,留了些话没有说,知柏地黄丸除了能降火,还是大补之物,专补肾水亏损。
他诊断了太子殿下的脉象,也将情况猜了七七八八。太子殿下内火过旺,这一下子猛然泄出,对身体到底不好。
忍冬自然看不明白刘太医遮遮掩掩的诊断以及这些药方子,可小德子看得真切啊。
这里面的来龙去脉小德子都能理的一清二楚,因此也更加心惊。
只希望知晓主子这样隐晦密辛的自己,可以多活些时日吧。
为了自己的小命,小德子势必维护好太子殿下的声誉!
问就是太子殿下感染了风寒!
小德子想着,便小心将忍冬交代的事情一一处理干净,善了后。
·
“殿下。”
暗卫悄无声息的进入,向萧淮川行礼。
萧淮川停下手上正在写的折子,抬眸看向暗卫,“有什么最新消息?”
暗卫拱手道:“回禀殿下,太后娘娘的仪驾已到京郊外的官驿,只待明日入京。”
“三皇子殿下在旁陪同。”
萧淮川颔首,只是“嗯”了一声,暗卫再次开口禀告:
“属下得到消息,太后娘娘此次回京,是为了……张二小姐的婚事。”
萧淮川微微掀了掀眼皮,唇角勾起一抹没有什么温度的弧。
承恩公张家的二小姐……
那是天丰帝认定的太子妃,谁敢定下她的婚事?
太后也不可能不知道这件事,除非……
暗卫显然也清楚这点,“殿下,太后与张家此次的目的,是您。”
他们就是冲着太子妃的位置来的。
萧淮川眼眸微垂,意味不明地反问了一句,“是吗?”
“这些事情孤知晓了,你且小心,继续盯着他们。”
暗卫退下后,萧淮川一人静静坐在书房内,目光沉沉,一动不动,宛如一尊木雕。
因为方才喝过药的缘故,萧淮川的口中充斥着苦意。那浓烈的苦寒涩然顺着舌尖蔓延至咽喉,经久不散。
随着烛光燃尽,书房内的灯光幽幽黯然,萧淮川身子随意靠在圈椅中,身子大半都隐入了黑暗中,深邃的眼眸暗沉如浓墨。
萧淮川一只手臂弯曲,支撑着头,另一只手则是搭在圈椅扶手上,手指下意识地摩挲起腕间挂着的那颗砂金珠子,温润的触感如今却似烙铁般滚烫,烫得萧淮川睫羽颤颤,指腹发热。
“这苦,挺好……”
萧淮川轻轻喃喃了一句,嘴角却是一抹除不掉的苦意。
有这满腔钻心的寒苦,心底翻涌的涩然,才能一直提醒着萧淮川,前一日夜里,他是多么的荒唐。
他居然对着从小看着长大的弟弟,产生了那等冲动和妄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