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第69章</h1>
陆袁修一边痛骂着莫飞, 一边向皇城走去。
陆袁修目前呆的是工部。工部掌管的是工程、水利、田地之类的事务。在六部中,这个部门事务最为繁琐、辛苦,而且是个事事都要花钱的部门, 因此,不止受到的重视和关注程度远不如其他的部门, 甚至还经常容易与各部之间发生纷争。
而太子宋源不同。
虽然最近才开始初涉朝政,宋城却直接安排他在吏部学习。
吏部是什么地方?那可是掌管着全国上下所有大小官员考核、任免和升降的部门。在吏部呆个几年, 不仅能够清楚的了解所有官员的背景、经历和优缺点, 而且还很容易通过施恩等方式收拢人心, 建立自己的班子。
陆袁修真是又嫉又恨。
“就宋源那个被宠坏了的家伙,他能懂什么?”痛骂完莫飞, 陆袁修又忍不住了腹诽吐槽皇帝和太子。
他并不知道, 皇宫中,皇帝宋城和太子宋源也在讨论着他。
宋城宠爱太子宋源,一直以来,他早晨都是和宋源以及宋源的母妃哲皇贵妃一起用餐的, 这一天也是如此。
因为是武将出身, 宋城与自己宠妃以及儿子间的相处并没有遵循那么多的皇家传统, 比如他们“一家三口”用餐时,最喜欢让伺候的人退下,然后,一家人其乐融融的边吃边聊。
这一天,太子的话题就聊到了陆袁修的身上。
宋源问道:“父皇, 最近上朝, 好像都没有看到陆家兄长?”
“宁德侯?”宋城下意识的反问了一句, 然后才接着给到答案:“宋德侯告假了。”
宋源有些惊讶,问道:“呀, 他是怎么了吗?怎么突然告假了呢?”、
宋城没有立即回答这个问题,他把放在自己面前的一碗汤往宋源的方向移了移,示意宋源多吃,然后才说道:“他让自己媳妇进了一趟宫,说他身体抱恙。”
宋源虽然经常被他的父皇关心着,也还是依然很感动。他先给宋城夹了一筷子菜,放到宋城的碗里,然后才继续话题:“陆家兄长抱恙?他身体好像一直挺好啊,很少看他生病,更别说病到不能够上朝了……他没出什么事吧?父皇你要不要派太医去给他看看?”
宋城看着真心实意为陆袁修担忧的宋源,只觉得自家的傻儿子可真是单纯,既觉得欣慰,又有些隐忧。所以宋城放下筷子,认真的看向宋源,然后问道:“源儿,你怎么看待宁德侯……哦,看待你陆家兄长?”
宋源没想到自己的父皇突然认真起来,宋城态度认真,他的态度也就认真起来。宋源想了想,答道:“儿臣觉得,陆家兄长和我们兄弟一起长大,就和亲兄长一般无二。而且陆家兄长有才华,有谋略,儿臣以后还得多向陆家兄长学习,仰仗于他。”
听了宋源的回答,宋城并没有感到开心,而是皱起了眉头。
看到宋城皱眉,宋源不免疑惑的问道:“父皇怎么了?是陆家兄长有什么问题吗?”
宋城答道:“吾儿一片至纯,但是还需要增加历练,今天父皇就教你几个道理。”
宋源点点头,说道:“儿臣听父皇的。”
宋城说道:“父皇要教你的第一个道理,就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虽然你陆家兄长从小在宋家长大,但毕竟不属于咱宋氏一族,他的利益与咱们宋氏一族的利益是不一致的。你的兄长和你可能有争端,但在涉及到宋氏利益的时候,必然会与你站在一条线上,一致对外。但你陆家兄长姓陆,他要维护的必然是他的家庭、他的家族的利益,所以,你不能够全然信任于他,尤其是在关系到咱们家族、家庭利益的时候。父皇封他为宁德侯,就是希望他能够做一个有德行的安静的侯爵,做咱们宋家的臣子,咱们对他,可以用之,但不能过分依仗于他。”
听宋城这么说,宋源有些迷迷糊糊。但他听懂了宋城的大致意思,那就是:”父皇的意思是,关键的时候不能够过分信任陆家兄长对吗?”
宋城点头答道,“吾儿聪颖。”然后宋城继续说道:“父皇要教你第二个道理就是,对一个臣子的选任判断,不能够光只看他怎么对你,有些人溜须拍马,原因很可能只是因为你处在他需要拍马的位置,一旦你掉落这个位置,他很有可能会是第一个落井下石之人。要选一个可信任的臣子,需要综合多方面的因素,比如他的才能,他的态度,但还有一个很关键的因素,就是他在生活中的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