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得知药是昭妃所献,他立刻决定掏钱为昭妃塑金身、建庙宇!
士兵看着众人的反应,满意地点点头,再次提高音量强调道,“你们一定要铭记昭妃娘娘的大恩大德!若不是她献出这药方,莫说你们,就连我们这些守城的士兵都性命难保!靳将军之前生命垂危,也是这药方把他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这消息如一阵疾风,迅速传遍了整个京城。
听闻此事的百姓们,有的当场跪地,向着皇宫的方向虔诚叩谢。
有的则满脸懊悔,回想起之前对昭妃的咒骂,满心自责。
“谁之前说昭妃娘娘怀的是灾祸?简直就是造谣污蔑!昭妃娘娘分明就是菩萨转世,是来救我们的!”
人群中,一个中年男子义愤填膺地大声说道。
他曾亲眼目睹身边的亲友一个个被疫病夺走生命,深知这药方的珍贵,也更能体会昭妃此举的伟大。
一时间,京城内的舆论风向彻底扭转。
曾经那些因恐惧死亡而咒骂昭妃的百姓,如今都纷纷表达着诚挚的感激,再没有人提起“灾祸”二字。
甚至有不少附近的乡绅已经开始筹备,打算为昭妃塑金身,以表感恩之情。
然而他们犯了难,因为谁都没见过昭妃娘娘的模样。
大家既不敢贸然去询问朝中大臣,寻常士兵也未曾有幸目睹昭妃真容。
百姓们要为昭妃塑金身,造庙宇的消息很快传入宫中。
第一个跳出来强烈反对的便是皇后。
她身为一国之母,母仪天下,都未曾有人为她立庙宇,一个小小的妃子,凭什么能得此殊荣?
但她深知这话不能直接对皇上说,于是暗中指使自己的心腹传信给宫外的周家,叮嘱他们务必想方设法阻拦此事。
很快,几位幸存的大臣便来到宫门口,神色凝重地向宫墙上的士兵传话,“请转告皇上,无论如何都不能让民间为昭妃娘娘立庙宇,塑金身,这不符合祖制规矩!”
“是啊,皇上身为一国之君,在民间都没有庙宇,昭妃娘娘何德何能?她能拿出药方,不过是运气使然,又并非真的精通药理!”
“若是任由此事发展,民间都对昭妃娘娘尊崇有加,那必定会对大融国的国运产生极大的干扰和阻碍!牝鸡司晨啊!”
第248章 如今朕最爱的就是你
大臣们你一言我一语,将这本来的大功贬低得一文不值。
这些话原封不动地传入了白梧桐的耳中。
她嘴角浮起一抹冷笑,“哼,这群人喝着我献出的药保命的时候,怎么没这么多讲究?现在疫病平息了,倒一个个都跳出来指手画脚!”
既然他们百般阻拦,那自己偏要让这庙宇金身立起来!
白梧桐转头看向身旁的婵儿,“你即刻去告知春柔妹妹,让太尉大人将我的画像传扬出去。只要他能圆满办成此事,往后太尉一家,本宫保他们平安无虞!世人总说女子不如男,认定女子就该困于家中相夫教子。哼,如今女子做出些许功绩,就成了影响国运?本宫好歹还是宫中妃子,若换作寻常女子,还不知要被压榨成什么模样!”
此刻的白梧桐,完全有十足的底气说出这番话。
她身为大融国的功臣,凭借药方拯救无数百姓与朝臣,腹中还怀着龙胎,又是太子的生母,皇上对她恩宠正浓,在宫中的地位早已今非昔比。
更何况,将她贡献药方一事昭告天下,还是皇上亲自下的旨意,既然如此,皇上就理应坦然接受此事传播后引发的一切。
“是,奴婢这就去办。”婵儿领命,小心翼翼接过画像,脚步匆匆地离开。
她一路小跑,很快便将白梧桐的话带给了段春柔。
段春柔听闻此言,心中泛起层层波澜,往昔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
曾几何时,她精心创作了一首绝佳的诗,若是当时传扬出去,说不定那京城第一才女的名头就归自己所有了。
可万万没想到,诗作竟被哥哥抢走,还被冠上了哥哥的名字。
而父母得知此事后,不仅没有为她主持公道,反倒拿出那些束缚女子的陈旧规训来教育她,让她不要声张。
如今白梧桐要勇敢地迈出这打破常规的第一步,段春柔内心深处涌起一股强烈的冲动,她觉得自己必须全力支持。
若是那庙宇真的建成,白梧桐将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个在民间立庙的妃子。
这不仅是白梧桐的荣耀,更像是一道曙光,照亮了段春柔心中那个渴望打破束缚的角落。
她甚至隐隐期待,到时候自己是否也能像白梧桐一样,做出一番令人瞩目的成绩……
“必须依照姐姐说的去做,”段春柔神色急切,对去送信的人说道,“你速速去告诉父亲,一定要多绘制几份画像,广为流传!但千万不要提及姐姐那些关于女子功绩的言论,只说此事关乎姐姐登顶后位!”
在段春柔看来,这样的说法对太尉而言更具吸引力。
她和白梧桐看到的是女子追求功绩,打破偏见。
而在太尉等男性眼中,或许更在意的是后宫地位的争夺与权力的博弈。
如今段春柔和白梧桐往来密切,人尽皆知,太尉一家实际上早已与白梧桐绑在一条船上。
只要太尉不是糊涂之人,应该能清晰地看到这件事背后潜藏的巨大好处!
夜幕如墨,缓缓落下,将整个皇宫笼罩在一片静谧之中。
这场疫病来得猝不及防,原本热闹喜庆的除夕也被搅得支离破碎。
宫中那一盏盏象征着吉祥的红灯笼早已被撤下,空荡荡的院落显得格外昏暗。
白梧桐在迎春的小心搀扶下,款步来到养心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