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回勉强扯动嘴角,低头继续摆弄自己那盆被剪坏了的花。
荷回犹记得头回见宁王的场景。
她被人领到宁王寝殿外,紧张又好奇地朝里头张望,想着待会儿见面的头一句话要说什么才能给他留个好印象。
等了许久,额头上都出了细密的汗珠,宁王方姗姗来迟,也不出来,隔着屏风,一边由着宫女给他擦手一边漫不经心问:“这就是皇祖母找来的那个柴头?”
她那时并不懂‘柴头’是何意,只能敏感察觉到,宁王对她颇有敌意。
后来在宫里待久了,才知道,那日他是在骂她,乡巴佬。
之后的几次见面,仍旧是不欢而散,在太后面前,宁王还算好说话,一转头,立马换一张面孔,警告她:“离小爷远点。”
人家不待见你,能怎么着,只能听话,或许还能赢得对方一丝好感。
若不是瞧见孙姑娘的下场,荷回很乐意一直不见他。
可她害怕,相比于给太监做对食或者出宫被随意嫁给一个瞧不上的人,当王妃确实是她最好的选择。
荷回到了太素殿,太素殿的宫人见她来,似乎很是意外,神色慌张,似乎在犹豫要不要进去通报。
荷回给了她一块自己藏起来的虎眼糖,这是太后赏的,外头难得一见。
然而小宫女却似见惯的样子,虽未说话,荷回却读懂了她眼中的意思——什么稀罕东西,也来我们这里显摆。
荷回默默将那块虎眼糖收回。
“还请姑娘到偏殿等着,奴婢去通报小爷。”
话音未落,远远隔着窗户,隐约传来一男一女的笑闹声。
“小爷,这局棋您输了。”荷回侧耳细听,发觉竟是姚司司的声音。
“你说,罚什么。”
“臣没想好。”
“好姑娘,我同你讲个笑话听,如何?话说从前黄山下有个老汉......”
小宫女见荷回跟木头似的杵在那里,心中不满,转身催促,“沈姑娘?”
荷回回过神来,愣愣点头,心头却浮现一丝疑惑。
是她幻听了不成,怎么里头那人的声音,听着那样耳熟,像是在哪里听过似的。
提裙上两级台阶,忽然心头一跳,住了脚,猛然回头。
恰巧这时,宁王微往前探身,去剐姚司司的翘鼻,一张带笑的侧脸透过半开的窗棂,准确落入荷回瞳孔。
荷回渐渐睁大双眼,手中食盒险些脱落。
她想起来了。
是那位在月余前,助她脱险的恩人。
第4章
再遇。
太素殿里,窗户半开,和风酥酥,扑在面颊上,带来阵阵月季花香。
姚司司捡起一枚黑子搁在紫檀棋盘上,指尖葱葱,阳光一照,莹莹如美玉光华,瞧得宁王心漏了两拍。
“小爷可欢喜些了?”
听她如此说,李元净刚扬起的唇角瞬间又落回去,随手将两人间放置棋盘的矮桌移开,脑袋枕在美人膝上。
姚司司有些羞恼,“小爷越矩了,叫人家瞧见......”
李元净心疼她如此小心,拉过她的手,刚想叫她别怕,挣扎片刻,最终还是起了身。
想起两个时辰前,在玉熙宫里站着的那半炷香,李元净仍觉心有余悸,腿肚子下意识打颤。
他从未见自己的父皇如此生气的模样。
可他又无从辩白。
自己主持的殿试,竟出现考题泄密这样的大事,着实是叫他始料未及,只是被父皇训斥一顿,暂且罢掉在朝中的职务,已经是意外之喜。
只是到底连累了自己的老师们,如今他们被罢官在家,自己的势力大不如前,若非自己是独子,无兄弟来争,如今怕要更惨。
前些时日刚因为插手后宫之事被父皇敲打,如今又......
李元净想起皇帝望着他时那道失望的眼神,心下惴惴不安。
自己虽是父皇唯一的儿子,又蒙他积年教诲,将来必得继承大统,然太子之位到底没在他手心里攥着,父皇春秋鼎盛,难保将来不会为他添几个皇弟,若自己早早失了圣心,到底不妙。
姚司司见他一脸愁容,宽慰道:“皇爷不过一时气恼罢了,过些日子就会好的,小爷不必忧心。”
李元净想想也是,父皇一向厚待自己,想必也不会一直生他的气,过些日子就会好的。
于是朝姚司司笑起来,“有你在,我的心总是能安。”
想起万寿殿里那个乡下丫头,又蹙起眉头,“只是我无能,不能说服皇祖母,叫你当我的王妃,倒让个不三不四的人进来,占了你的位置。”
上回本能将那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