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其他题材 > 皇爷他老房子着火了 > 皇爷他老房子着火了 第6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皇爷他老房子着火了 第6节(1 / 2)

那松鼠是前年他出宫游猎时所获,想着太后或许喜欢,便带了回来。

太后收到后,果然欢喜,着专门的内侍在宫里养着,一直到如今,前几日去太后宫殿请安偶然瞧见,它正在抱起核桃开壳,同眼前小姑娘如出一辙。

或许是饿了,小姑娘吃得有些急,险些呛着,捂起嘴巴轻拍自己胸口。

无趣,笨拙,却可爱。

皇帝膝上敲击的手停下,缓缓将视线收回。

-

“皇帝。”太后抬手在人眼前晃了晃,好奇笑道:“想什么呢,这样入迷,从方才进来就这样,叫你都听不见。”

皇帝回过神来,顿了顿,起身扶着太后坐在铺满明黄褥子和软枕的宝座上,弯起唇角,“没什麽,儿子是瞧母后这条松鼠喂得好。”

太后抿嘴而笑:“这是你送给娘的东西,他们安敢不上心?”

指着左右道:“还不快讨万岁爷的赏?”

宫人哗啦啦跪了一地,口中说着吉祥话。

皇帝并不脑,知道这是太后故意哄他高兴,嘴角弯了弯,叫他们去外头领赏。

闹过一阵,宫人们渐次离去,殿里霎时间安静下来。

殿内香炉里燃着木樨香,混和着条桌上摆放的佛手瓜的味道,扑面而来一股香甜气息,只是两种香气混在一起,难免有些呛鼻。

太后瞧了眼皇帝的神色,这才道:“我方才同你说的事,你怎么看。”

皇帝道:“母后方才说什么?”

太后没好气摇头,手拿帕子指着他揶揄道:“还说方才没想别的,我同你说话都听不见。”

也没再追问他方才究竟在想什么,左不过是些令人头疼的朝务罢了。

“方才净儿来我这儿请安,同我说起万寿节快到了,说去年这时候爹爹在外头征战,身为儿子,他竟不能在你跟前侍奉左右,着实是不孝,今年你回来了,他便想着热热闹闹的叫你过这个节。”

皇帝端起几案上的缠枝莲纹压手杯,热气升腾在半空中,遮住他锋利的眉眼。

太后:“毕竟是你的生日,还是得你自己拿主意。”

见他还是不吭声,太后叹口气,劝他,“孩子已经知道错了,他年纪小,又没经验,不像你似的,是险境里摸爬滚打过来的,朝政大事,把握不好,出了错,也是情有可原,你好好教他就是了。”

一番话说得皇帝撂下茶杯,“母后说的是。”

知道他这是同意了,太后意满而笑,唤来身边大宫女秋彤,“去告诉你们小爷,就说他爹爹同意万寿节由他来办,记得嘱咐他,定要办好,如若不然,他爹爹先不说,我先不饶他。”

大周皇室,与别朝不同,因开朝先祖底层出身,自小便是孤儿,先后当过乞丐,做过和尚,当上皇帝天下安定时,亲人已经死的七七八八,便比别人更注重亲情。

先祖当了皇帝,照旧与妻子同吃同住,张口闭口‘咱’,皇后甚至能直呼其名。

或许是继承了先祖的血脉,后世子孙身上亦带了一丝民间的鲜活气儿,并不像先朝一般,皇室成员之间只讲利益,不讲一丝人情。

可这只是表面罢了。

再是一家人,面上爹爹娘亲、叔伯兄弟的亲热叫着,背地里也免不了互相构陷,盼着对方死,为了皇位造反,砍对方脑袋的时候,举刀的手也不会有丝毫犹豫。

若非如此,他们这一支也不会有机会坐上龙椅。

秋彤应声而去,皇帝黑漆的眸子半阖,身后金丝笼子里的松鼠吃完了核桃,唧唧叫着,皇帝微侧过身,随意将手掌覆笼子上去,笼子轻响一声,里头光亮被全然遮盖。

殿中霎时又清净下来。

夜深了,皇帝要走,太后忽想起一事,叫住他:“别急,还有一事要叫你知道,这些日子你忙,我记性又不好,便忘了告诉你。”

皇帝道:“您说。”

太后轻摇团扇,倚着软枕道:“我旧日里有位姊妹,同我是手帕交,后来她家落魄,她又去南边嫁了人,便没了联系,年前你舅妈诚益夫人进宫,忽然说起她,说她已经没了,我听得伤心,问她家里还有什么人,诚益夫人说还有个儿子,如今以教书为生,活得拮据。”

皇帝静静听着,并不搭腔。

太后瞧他这模样,不免失笑,“知道咱们皇爷是明君,做不出卖官鬻爵的事儿,放心,不是叫你给他官做。”

皇帝神色淡淡的,“您多心了。”

太后也不与他争辩,她这个儿子,同先皇一个样儿,心思深沉,瞧着好说话,可一旦沾上朝堂的事,别管是谁,是一点情面不留。

她瞧着欣慰,如此,才是皇帝该有的做派。

笑了下,这才接着道:“她那儿子同原配夫人有个女儿,生得乖巧,我听着喜欢,便叫人将她带进宫来,同净儿相看相看。”

这事皇帝却是头一次听闻,想了片刻道:“母后看上的人,自然是好的。”

大周皇子选妇,除了开朝之初聘选贵戚之家女子外,之后的几朝都选小户之女,就比如父皇给他定的皇后,就是朝中五品官工部员外郎之女张氏,这个出身的后妃,既有些许见识,家族又不强大,无法形成外戚势力,危及皇权。

只是太后如今寻来的这个.......

皇帝不自觉蹙眉。

无官无名的白身,这出身也太低了些。

“听你这样说,我心里也有谱了。”太后坐直身子,站了起来,知道他心中顾虑,说,“咱们李家找媳妇儿,家世清白最要紧,别的都是寻常。”

总比罪臣之女出身的要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