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大喜,“好!好!舅兄真乃难得一遇的将才,一举拿下扶桑国,又立一大功!传朕旨意,封方钧为定国公,三代不降等世袭!”
方云萱也喜笑颜开,在这一刻,心中对哥哥的亏欠才渐渐消散了。也不知是不是两个孩子要凑热闹,她感觉肚子一疼,笑容僵在脸上,“皇上,我、我好像要生了……”
皇上一愣,连忙喊人,“快准备好产房……”
这一次方云萱生得比较顺,两个时辰之后就生了两个男孩。整个安和宫都沉浸在喜悦中,因为主子一下子有了三位皇子傍身,从此以后,就再也没有人能用皇嗣的名义攻击主子独宠了。皇上的压力也会小很多,他们都是看着两位主子感情越来越好的,如今最大的压力也没了,众人自然高兴万分。
皇上也很惊喜,问过方云萱身体没事之后,笑说:“双喜临门!传令下去,免收三年赋税,天下同庆!”
“是!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当两个好消息传开以后,就算看方云萱兄妹不顺眼的人,也不得不感叹他们的好运势。双喜临门,无论哪一件都是大喜事,皇上在这时候免收赋税,分明就是给他们兄妹做脸,让所有得益的百姓都感激他们,记得他们的好。
尤其是贤贵妃,从此天下百姓还有谁会不念着贤贵妃的好?贤贵妃大势已成啊,下一任天子也必将从她那三个儿子里出,所有人都收起了小心思,再不敢和方云萱作对。
同时也有不少人想起方云萱的身世,如今他们兄妹光耀的是方家的门楣,提起来都说方家不愧世代为将,家风就是好!当然也有人提起沈家,对沈家嗤之以鼻。
亏那沈修远还当过礼部尚书,自己家一点规矩没有,还差点害死长子长女,这么久了竟然一点都不会修复关系,真是蠢笨至极。
在大家看来,既然那刘氏是个毒妇,沈修远就该当机立断直接把刘氏修了,给方钧和方云萱一个交代,再让自己惨一些,愧疚自责,相信有个一两年,方钧和方云萱态度就会软化,愿意给他养老。
毕竟百善孝为先,若沈修远做出这副姿态,方钧和方云萱为了名声也不能不管他。
可惜他丢了官就开始酗酒,偶尔见到他都是醉醺醺的,还发酒疯提起从前的风光,简直不知所谓。不过如此也好,免得定国公和贤贵妃有他这么个污点。
沈修远知道自己的长子长女又风光了,去看在家读书的沈铭,竟然一点长进都没有,气得打了沈铭一顿,酗酒越发严重。
刘氏听闻这个消息,急忙又服用两颗药丸,可还是头痛不止。虽然郎中说她身体没别的大碍,就只是患了头疾还太依赖药物,可日日头疾也是要命啊,她每日都痛苦不已,什么都做不了,又听闻仇人风光,哭着拉住沈铭一直说:“娘只能靠你了,沈家只能靠你了啊,你一定要争气……”
沈铭憋着一口气,一定要考上举人去做官。可他心里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这让从小顺风顺水的他接受不了,上了考场他只答了一点,就开始大脑一片空白,紧张地冒出冷汗,最后是晕过去被抬出来的,自然没参加完考试,更别提要考举人了。
他对家里的说法是身体不适,但其实只有他自己知道,他考不了了,他心里面出问题了。他母亲为了他,害方钧,将方钧赶去乡野,可方钧却考上了状元,而他连榜尾都没上去,简直丢人现眼。
曾经被他瞧不起的方钧已经屡立大功,被封为定国公了!他从不放在眼里的方云萱已经声名远扬,成为人人称颂的贤贵妃。
他呢?他只比他们小三岁,却是一事无成,还在家里读书,妄想能考取功名。可就连这一点妄想如今也没了,他还有什么脸见人?
沈铭出门遇到从前那些同窗,他们不用说话,只需撇过来一个似笑非笑的眼神,沈铭就已经面上发烧,落荒而逃。他实在受不住这样的日子,毅然决定回祖籍生活。
至少家里还有银钱,祖籍那个村子又受家中照拂颇多,他们一家去那村里弄个庄子生活,定会十分惬意。到时远离京城,没人认识他,他也能自在地当个老爷了。
沈修远和刘氏是反对的,留在京城好似还能留住那些风光,真回去祖籍乡村,那可就被打回原形了。但他们的身体大不如前,如今当家的是沈铭。沈铭决定了,沈家就只能变卖庄子铺子,一同前往祖籍。
他们离京那日,皇上问方云萱,“对沈修远当真没有半分在意?他这一走,怕是再难相见了。”
方云萱一笑,“不在意。谁在这世上走一遭都不容易,当珍惜该珍惜之人,血缘从不是真正的羁绊,真心才是羁绊。”
皇上将她揽入怀中,有些心疼,能够这般通透之人都是曾经被伤害过的人,可惜他们没有早点相遇,让她经受了那么多苦楚。皇上轻声道:“好,那便不在意。日后有我陪着你,还有舅兄和孩子们。”
提到孩子们,方云萱很骄傲,她这几个孩子都是天资聪颖,教什么一学就会,还很懂事,一点都不用她操心。
她有时候真的感慨,重活一次似乎是老天爷对她的嘉奖,嘉奖她上一世拿到那么烂的牌还能尽心尽力地打好,所以这一次给她的所有牌都是好的,她自然不会辜负这份嘉奖,她会把牌打得更好!
方钧回京,正式成为定国公。大家这才知道他当初根本就不是什么微服私访,而是去调查扶桑国去了,还让他那么好命查到扶桑国的狼子野心,一举把扶桑国灭了,真是羡慕都羡慕不来。尤其是皇上对他的这份信任,是别人万万比不上的。
就在大家以为方钧要享受地位权势的时候,方钧再次提出离开,这一次,他是想去大洋的另一边,探探其他的国家。
百官真的相当震惊,不能理解,大洋的另一边关他们什么事?就算有国家,距离那么远,需要特意去看吗?谁都不知道那些国家具体在哪,去了有没有危险,万一遇到海难死在海上呢?
方钧都已经立过那么多功劳了,竟然还要拼命?他是傻了吗?
可方钧是有满腔抱负的,既然知道海外可能有国家,还可能有大周没有的好东西,他当然要去看看。方云萱提过的杂书记载都实现了,越发显得关于海外的说法有可信度。去海外交易还能赚钱,就又多了一个填充国库的方法,这么多益处,他怎么能不去?
朝堂有袁丞相坐镇,边关和扶桑的危机都解除了,他留下其实发挥不了多大的作用。人生苦短,不过几十年而已,他不想虚度,他只想做更多的事让大周变得更好。
百官根本不知道,正是因为方钧这样一心为民,皇上才对他这么看重,短短几年就封了他为国公。君臣之间,如他们这般互相欣赏是可遇不可求的,不管其他人是有异议,还是想抢方钧的差事,皇上都给打发了,直接拨款让方钧去做,有任何需要都可以提。
方云萱心里不舍,却更为哥哥能施展抱负感到高兴,送了很多药材给方钧。
她那个养身方在入宫前就给方钧了,所以方钧每次受伤后都能把身体调理得很好。这次一去不知是几年,方云萱干脆都送的药材。
这一次袁氏也跟着方钧一起走了,偌大的定国公府空荡荡的,只有几个小人守着。但谁也不敢轻视,所有人都知道,方钧只要回来,就依然地位尊崇,是不可撼动的存在。
之后几年,边关与大周的贸易往来愈发频繁,日子也过得好了,已经没了起兵之心。高丽小国倒是有几次来大周进贡些寻常不值钱的玩意儿,换取大周丰厚的赏赐回去,还在背后嘲笑大周。
皇上知道以后,直接封锁与高丽的贸易往来,高丽顿时陷入水深火热之中,迅速走了下坡路,还内斗起来。皇上在他们其中一位王子过来求援的时候,命人打了过去,既是帮忙也是收编。从此高丽就和扶桑一样纳入了大周国土。
沈云蓉好不容易等谢琨守完孝,催着他去打仗立军功,说得多了,谢琨恼羞成怒,“如今天下太平,哪来的仗打?你这话传出去,外人都要怀疑你居心叵测。你自己蠢不要紧,别害了整个谢家!”
谢琨临走还不甘心地说了一句,“当年我本在边关建功立业,若非因为你,我怎会这般闲赋在家?”
沈云蓉头一次没有反驳他,而是脑袋嗡嗡地茫然失措。因为她吗?是啊,要不是她,谢琨本该立功升官还要封侯。因为她改变了一些事,谢琨连降三级,闲赋在家,如今在这京城,随便遇见个官都比谢琨强。她这个谢家不受宠的夫人就更没地位了。
沈云蓉心情极差,走在路上还听见有下人在议论她,顿时发了火,把人抓住往死里打,结果他们说出是白氏让他们做的,一直都是白氏让下人故意膈应她。
这下沈云蓉更火了,去白氏房里狠狠发了一通脾气,逼谢琨把掌家权收回去,不让她管也决不能让白氏管。接着沈云蓉便让早年买的那几个扬州瘦马行动了,她不管她们用什么方法,一定要生下孩子给她。到时候就是谢琨和那白氏的死期!
第75章 宠妃vs宠妻[完] 求收藏作者专栏……
沈云蓉想得很好,她这些做法也都是在刘氏身边学的,可她忽略了一点,那就是她真的无依无靠,自己也没有任何势力,她又怎么能成事呢?
她从前威胁谢琨的那些话,谢琨这几年已经看穿了。贤贵妃根本不在意这个妹妹是什么名声,毕竟贤贵妃已经是方家人,和沈家人有什么关系?沈云蓉一直都是在虚张声势,只是个纸老虎罢了。
所以当沈云蓉身边的四个扬州瘦马合力给谢琨下了药,一起和谢琨春风一度之后,谢琨当即就要打死她们,她们自然是吓得供出了沈云蓉,之后谢琨就将沈云蓉关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