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工作的,打听一般能多少钱出,顺带再琢磨供销社里都有什么货,哪些是卖得好的,进价都是多少钱,卖又是多少钱,还有淡季旺季,她都偷偷拿小本子记下来了。
于虹在车间转了几圈,越发觉得她这工作干得没意思,说是车间主任,挺多人羡慕,但实际上一天天没个闲工夫,总要处理车间里的事,身体累,心也累,一个月42块钱,出去卖货两三天就挣到了。
自己卖货再辛苦那也是给自己忙活的,心里得劲,在工厂呢?忙来忙去,工资还是那么多,大家伙也不会记她什么好,她也很难再往上爬了。要当副厂长、厂长,那真得有点关系才行,而且按沈云萱和萧俊说的,往后好岗位都得是大学生了,她才高中毕业,更不行了。
不过她要是卖货,最好还是卖布料或者衣服鞋子,算是她的老本行,别的方面她实在不懂,只能去给儿子儿媳妇打下手。但要卖衣服的话,不像卖鸡蛋这么简单好操作,具体的事还得想想。于虹琢磨着,就开始和厂里的人聊起残次货,商量着她要是买残次货能以什么价格拿货,能不能长期合作。
萧志军更能琢磨,他给做了不少面食拿去卖,要是能卖光,那对于他在供销社大厨的身份是大大不利。这说明将来政策再宽松一点,外面就有可能开私人饭馆,还不止一家,到时候不要票,做的花样也多,态度又好,国营饭店的效益还能这么好吗?
最关键的是,如果别人能开饭馆,为什么他不能开?他要是抢在前头,开个私人饭馆,赚得不比摆摊多?要是站稳脚跟,说不定能像现在国营饭店效益这么好。总之就是大有可为。
当了一辈子厨子,最厉害的就是这手厨艺,现在发现能拿厨艺赚更多钱,萧志军激动坏了,跃跃欲试,打算回头问问沈云萱摆摊还能卖啥,他先做着卖,试试水。
就连当老师的萧大哥也有了点野心,如果未来人才越来越多,说明各种岗位都会开始竞争,那当老师也会有机会评更高的等级、去更好的学校、拿更好的待遇。他特意带了收音机,没课的时候,就在操场上找个没人的地方听新闻、听政策,希望能借此多一些正确的判断。
一家人都被沈云萱激发了上进心,这是沈云萱完全没想到的,但她很喜欢这种齐心奋斗的感觉。毕竟上辈子无论是在娘家还是婆家,她都是孤独的,是自己给自己撑起了一片天,甚至还要时时防备,从来没感受过一家人劲儿往一处使的感觉,既温暖又可靠,就好像他们在共同搭建遮风挡雨的堡垒,有种并肩作战的热血,让她也充满了干劲儿。
她到火车站一摆摊,就有不少人围过来了,主要没见过卖这么多面食的,不用票还有那么多口味,在箱子里用小被子盖着,拿出来还烫手呢。
买茶叶蛋的,看见有面食,顺带着也买了尝尝。买面食的闻着茶叶蛋香,也一起买了。沈云萱卖的花样多了,主要就是互相带动,大家围上来很少有只买一种的,真的像她说的那样,大家的购买力变强了,她带来的东西都卖光了。
大家买了吃的,连带附近卖汽水的、卖茶水的、卖香烟的都多卖出去一些,沈云萱又送了他们烧饼,他们高兴得眉开眼笑,也回送沈云萱汽水之类的,沈云萱才在这卖了几天,就和大伙混熟了。
萧俊那边也拿了些茶叶蛋和面食,他已经摸出门道来了,嘴甜得很,人又长得好看,往哪一站都引人注目,再一嚷嚷卖货,总是能吸引不少人,卖得特别顺利。跑完几个厂的住宅区,他就去医院门口,中午也不回家,直接吃自己卖的货,还专挑人多的时候吃,别人瞧他吃得香,忍不住咽咽口水就过来掏钱买了。
萧俊给人卖货都要和人聊几句,大哥大嫂叔叔阿姨的一通叫,把人捧乐呵了也愿意和他多说几句,他摸清了不少人的身份,心里就琢磨开了。既然茶叶蛋能放到国营饭店卖,是不是也能放到厂子的食堂卖?还有医院食堂,等有机会了都可以谈一谈啊。
而且所有食堂都需要鸡蛋,他是不是能让他们从他这里进货?但是进货就要价格低一些,他收鸡蛋也必须价格低一些,不然没赚头。
晚上回家萧俊就把这想法和沈云萱说了,说完眼巴巴看着沈云萱,一见沈云萱点头就笑开了,“我就知道你会同意,这主意挺好吧?”
沈云萱夸赞道:“当然好!你太适合做买卖了,看这脑子转得多快?我认识的人每一个比得上你的!那你打算怎么干?有计划了吗?”
萧俊忙点点头,“我想先从我妈的纺织厂下手,好歹我妈在那干了二十年了,跟厂里的人都熟,商量下食堂的鸡蛋和茶叶蛋从咱这进货,应该问题不大。还有一中,让大哥帮我引荐一下,我去谈,茶叶蛋虽然不便宜,但节省一点的学生拿一个茶叶蛋一个馒头就能当一顿饭了,比他们买素菜便宜好几毛呢,还是可行的。
至于鸡蛋的价格,我有个朋友的表哥的战友,瘸了腿退伍,没法上班,听说养鸡呢。估计也是个胆子大的,发现政策宽松了,就打算卖鸡,我去他那看看能不能低价拿鸡蛋。要是能,鸡蛋的差价就解决了。”
除此之外,萧俊还打算做个小车,方便拉更多的货,又说去更远的村里进货能更便宜点,因为他们离镇上远,自己来镇上卖太不方便,但是他跑一趟虽然辛苦点,进价低了就很划算。
还有怕路上危险,最好叫上一个朋友一起去,给朋友点好处,也算带朋友一起赚钱,将来如果家里人都想做生意,需要办的事多着呢,多几个靠谱的朋友肯定更方便。
沈云萱发现萧俊条理清晰,确实想得很周全,说不定天生就是做生意这块料。只不过上辈子没做成,家里也不太支持,错过了好时机。
萧俊说完就有点不确定地看着沈云萱,“你真觉得行?你可别哄我。”
沈云萱扑哧一笑,“我哄你有什么好处?放心大胆地干,就算不成,不是还有我兜底呢吗?再说你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不冒进、不瞎闹,我觉得保管没问题。”
萧俊被她说得有点不好意思,轻咳一声,想端着点架子,但还是忍不住笑了出来,“行,那我就放心大胆地干。”
“俊哥?萧俊?在家不?”
外头有人喊,萧俊有点不自在地看看沈云萱,“是我朋友,我出去看看。”然后就有点匆忙地跑了出去,呵斥外头的人小点声。
沈云萱懂了,这肯定是过去的“狐朋狗友”,怕是萧俊没少被念叨着让他离这些朋友远一点,这还是他们结婚后第一次有朋友上门,所以萧俊才有点不自在。
沈云萱想想,也跟了出去。要知道萧俊到底是什么样的人,认识他的朋友也很重要。
萧俊见她出来,忙对门口的高瘦男人道:“傻站着干啥?叫嫂子!”
高瘦男人笑道:“嫂子好!我叫李胜,是俊哥的哥们儿,从小到大都是同学,这不好几天没看见俊哥了,过来找他玩。”
沈云萱和他打了招呼,萧俊就连忙说:“我这忙着呢,哪有工夫玩?”
李胜瞪大眼道:“不是吧?我听人说你卖鸡蛋呢,真的啊?那不是……”他看看左右,凑近了小声说,“那不是投机倒把吗?”
萧俊嫌弃道,“啥投机倒把?那都啥时候的老黄历了?你看大街上有抓的吗?我跟你说,我现在忙着挣钱呢,没工夫出去玩了,你跟兄弟们打个招呼,就说以后不用找我玩了,我现在可是有家的人。”
“不是,你结婚前可不是这么说的啊!”李胜小声嘀咕一句,又问,“你真不去打牌?”
“不去,你要是听我的,你也别去,琢磨摆个摊卖点啥,就算在电影院门口卖瓜子也成啊,要不就在街上卖冰棍,卖汽水。”萧俊跟李胜关系不错
,当即拉着李胜坐下,跟他说可以去村里收瓜子回来炒,或者打听谁家炒得香,直接在那家买了拿回来卖。
李胜慢慢从不可置信到认真听进去,沈云萱看了一会儿,觉得这也是个有脑子的,不是非得拉萧俊出去玩的朋友,便回屋记账去了。
这一天加上萧志军做的面食,一共赚了45,那些面食净赚10块钱,把萧志军高兴得晚饭喝了半斤酒!他平时在国营饭店忙忙活活的,一天才能挣1.5,在家忙活一早上而已,竟然能挣10块钱!
这班还上个啥劲儿?等他找好了接班的,家里的小买卖也稳定了,他就不干了,就算天天在家做面食也能多赚五六倍呢,不亏!
萧志军在国营饭店二十多年也不是白干的,采买方面的人脉都是老朋友了,他请人喝顿酒一说,人家就答应私下卖给他一部分米面猪肉,不要票,价格比批发价贵一点。但就算贵一点,也就是市场价,做成食物拿去卖和之前的利润是一样的。
萧志军高高兴兴地和人达成了协议,沈云萱见他行动力这么强,还能买到猪肉,立马提出猪肉也可以卤,可以做成五香卤肉拿去火车站卖,要是能弄个包装包一下,还能当礼品往外卖。
萧大哥有个同学厂里就是生产包装的,闻言主动请缨去跟同学吃饭,谈好了订包装纸的事,油纸一包,再拿细麻绳系上就成了。油纸上还印着“无忧五香卤肉”。
沈云萱的萱就是无忧草的意思,她这辈子最大的梦想就是无忧了,所以打算以后做大的品牌就叫“无忧”,第一步先在包装纸上试试水。
常买她东西的发现她家又多了个卤肉,当然要买来尝尝,只是卤肉有点贵,很小一份就要五毛钱,稍微多一点就一块钱了。但也正因为有小份的,花五毛钱吃点肉,不少人还是觉得划算的。最重要的是味道好吃啊,比茶叶蛋好吃多了,自己家绝对做不出这个味道,连国营饭店都没有!
再加上出远门一般吃不上什么好东西,要是带一包卤肉,在车上吃馒头的时候吃口肉,那就太享受了。所以沈云萱在火车站卖卤肉卖得挺好,还和国营饭店签了协议每天给国营饭店送一盆。现在每天净利润已经能稳定在80出头了!
这个利润简直让全家人震惊,就连沈云萱都有点激动,她虽然知道这个时代遍地是机遇,但她没亲自尝试过啊,真的没想到现在还被人瞧不起的卖货,居然能赚这么多钱,说出去都没人信!
不过这样干确实也挺累的,萧志军每天早上五点就起来做吃食,沈云萱要在火车站摆一天的摊,萧俊走街串巷,一天跑好几个地方,还要去乡下收鸡蛋,每天晚上回家吃饭记账就倒头睡了,生活质量完全没提高。
沈云萱就琢磨着想请个人了。不过她在火车站还有事没做,请人的事可以慢慢来,暂时就先这么卖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