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很少有人这么直白地夸人,大家都很含蓄,萧大嫂被夸得有点不好意思,笑说:“我就觉得你有本事,你都觉得行,那我底气就更足了。这两天我就办手续,先少拿点货去卖,要是能行,再多拿货。”
沈云萱点点头,萧志军又道:“我也决定了,我回家做吃食卖。一样是做饭,在家做比在国营饭店挣得多太多了,正好我在家还能给你们做饭吃。”
这段时间卖的面食都是萧志军做的,卖得很好,大家自然没意见。最让人惊讶的是于虹,她也要退出来,她要卖衣服。
“我跟厂里谈好了,工作就给厂长的小儿子,我从厂里拿残次布料。”她和萧大嫂商量过了,是一样的路子,笑道,“拿了布我做成衣裳,过几天我去省会逛逛,看人家都卖啥,回来我自己做着卖,保管能行。云萱,你觉得咋样?”
“我觉得特别好,肯定能行!”沈云萱竖起大拇指,眼神里充满赞赏,让全家人都有了信心。
之后有认识的人发现,萧家四个职工,只剩一个了,就是当老师的萧家老大,另外三个都出来摆摊卖货了!
大家第一反应就是震惊,接着就觉得他们疯了,甚至在背后说老萧家掉钱眼里了。
“不就是小儿子两口子挣了点钱吗?竟然一家子都开始卖货,好好的工作都不要了!”
“就是,要是哪天抓投机倒把,这一家都得完。他们咋想的?这也太冲动了。一把年纪一点后路不留。”
“以前老萧家就萧俊没工作,都发愁得很,现在倒好,全家就老大有工作,工资还不高,他们糊涂啊!好好的工作都便宜别人了。”
那可都是好工作,好岗位,是将来能传给子孙后代的铁饭碗,就这么被他们丢了,所有知道的人都不能理解,连萧家人的亲戚都来劝了他们好几次,但木已成舟,谁劝也没用啊。
萧家人看着大家唉声叹气地为他们可惜,心里却没后悔过,反而每天起早贪黑,红红火火地忙上了。
沈云萱陪于虹一起去省城,两人不但看了商场里卖的衣服款式,还去各单位蹲点,看那些手头宽裕的上班的人都穿啥款式,真有一些不是本地的,听说是托人从首都和海市买的。
沈云萱对这方面不算太懂,但她见过后世流行的那么多款式,知道哪种流行的时间长一点,哪种流行得短一点,再加上眼光好,给于虹提了不少建议。于虹则是真的行家,很多款式她看看就能做出来,复杂点特殊点的就在本子上画个简单的图,记下要点,回去琢磨琢磨也能出来。不说一模一样,大致上是差不多的。
等衣服看得差不多了,沈云萱就去买食材,借用宾馆厨房做了几样熟食,拿去省会的国营饭店和各大工厂推销了,连政府食堂都过去商谈了一下,留了联系方式和几样吃食。
她这次送的是五香鹌鹑蛋、五香卤猪肉和辣椒肉酱,跑了两天,等回家的时候,已经拿到了一笔订单,虽然订单数不多,算是国营饭店试试水,但至少是打开了一条销路,要是能维持好,就把东西卖到省城去了!
他们到家的时候,于虹激动地跟大家分享在省城的一切,兴奋得脸都红了,“你们是不知道云萱有多大胆,那么大的省会,我一会儿怕东西丢了,一会儿怕走错路,跟人说话还有点怕人家瞧不上咱们,真是白当那么多年主任了。多亏云萱不卑不亢的,到哪都大大方方说话,她还把熟食卖给国营饭店了,你们说她能耐不?”
萧俊惊讶又骄傲,“云萱你也太厉害了!我才把东西卖咱这厂里,你都卖到省会去了!”
沈云萱笑说:“去了总不能白去,多跑几趟问一问又不费事,成就成,不成拉倒呗。咱们以后做买卖都记得,脸皮厚一点,多笑,顾客至上,保管生意兴隆。”
“好
一句生意兴隆,咱们都听你的!”
正好萧大哥有同学能做包装,这次托人订的是玻璃罐,沈云萱要往省会卖的几样都装进了玻璃罐里,贴上印刷精美的商标,打算把“无忧”这个品牌打出去。这一下档次就上来了,价格也能抬一抬。
准备好之后,萧俊跑了一趟省城送去的,还特意多住了一天看效果怎么样,结果回来就兴奋地说,国营饭店卖得很好,又跟他们订了一批。萧俊学沈云萱,拿做好的玻璃罐熟食又去政府、各工厂跑了一遍,因为档次上来了,并且上次有些人尝过都惦记这个味道,这次萧俊又拿到两个订单。
萧俊决定多跑几趟省会,把这些销路都稳定下来,所以萧志军就暂时接手了他的摊位,每天做完吃食就骑车到处去卖。
有熟人碰上他,调侃道:“老萧,你好歹是国营饭店的大厨,说出去多有面子?咋这么想不开上街上叫卖来了?”
萧志军心里是有些不舒服的,但谨记沈云萱说的顾客至上,乐呵呵道:“啥面子不面子,混口饭吃。我也没啥能耐,就爱做个饭,每天看见大家伙乐意吃我做的东西,我就高兴。这不,又有人来了,先不和你说了啊,回见。”
萧志军乐呵呵地迎上买东西的顾客,帮人装了几个茶叶蛋和烧饼,收钱的时候心里那点不舒服就烟消云散了。他挣他的钱,别人爱说啥说啥。
萧大嫂和于虹那边都是同样的情况,两人以前的工作可以说是很多人羡慕的,这一下跑街上卖货去了,看谁都乐呵呵地打招呼,好些人都有些看轻她们。但她们适应得很快,毕竟到手的钱是最实惠的,每天晚上算账的时候就只剩下心花怒放了,谁还管别人是什么眼光。
就连萧大哥在学校里,面对别人的调侃也是一笑置之,然后认真备课,认真教学,有任何表现的机会都不错过。一中校长正想找机会报答沈云萱呢,这不机会就来了?校长去教育局开会的时候提出增加年级组长的岗位,提高办公效率,局里通过这一申请的时候,校长直接就把萧大哥提拔成了年级组长。
他水平足够,提拔他谁也不会觉得有问题。萧大哥特意提了些熟食请校长吃饭,之后在工作上更加努力了。
当消息传回村里,让村里人震惊不解的时候,沈云萱他们已经偷偷赚得盆满钵满,准备向下一步进发了!
第88章 嫁给年代小白脸vs军嫂后妈13
沈云萱现在摊子越铺越大,当然不能继续是家庭作坊,每天运来的鸡蛋、做各种熟食面食、装玻璃罐运走等等,灶房院子都摆得满满的。不方便不说,邻居们来来往往看见这么多吃食,长久下去很不合适,毕竟现在不是家家都能吃饱的。
财不露白,有些东西只要遮掩一二,别人就不会眼红,但摊开在大家眼皮子底下,就要让人心里不舒服了。
沈云萱一提这件事,家里几个人都赞成,他们都是有工作经验的,见过的眼红捣乱的人多了,摆摊卖货还属于灰色地带,多亏沈云萱救了镇长的孙子才没人找他们麻烦,那他们也不能得意忘形。
之后大家都发动自己的人脉,租了一个邻街的房子。是一户人家闲职的老宅,土坯房有点破旧,好些年没人住,主要是没钱修整翻盖,两间房外加一个仓房带院子,正好合适。
他们简单打扫一下,就将这里当成了家里的“店铺”。收来的鸡蛋放到仓库里,萧大嫂的日用品和于虹的布料衣服占一间房,沈云萱的熟食和萧志军的面食占一间房,院子里放着几辆改装后的车子,齐齐整整。
虽然还不算开店,但因为临街,每天只要打开门,就有人过来买东西,相当于沈云萱在这里坐镇看店了。有了这么个好找的位置,镇上慕名来买的人越来越多。沈云萱还专门定制了货架,房间里一层层到顶的货架摆得满满登登,看着都有成就感。
这下每天能装罐的商品更多了,萧俊能去省城送的货也更多了,他们都忙不过来,萧俊请了跟他玩得好的几个兄弟,有跟他去省城送货跑订单的,有去乡下收鸡蛋的,有在火车站和几个工厂住宅区摆摊的,萧志军每天只需要去医院摆摊就行了。
萧俊给兄弟的工资一个月30,才二十的年纪,这工资比厂里正式工的工资都高,几个兄弟在家人面前也终于扬眉吐气,每天热火朝天地给萧家工作。
沈云萱也找了两个邻居里人品好的姑娘过来打下手,一个月也是30的工资。要说之前邻居帮她是因为和她交好,现在邻居看见实打实的好处,对她就更好了,就希望将来她再有机会能想着他们,让他们都跟着挣上钱。
沈云萱也跟他们承诺,以后有机会肯定优先想着他们,还给他们提建议,告诉他们可以去卖冰棍、卖汽水、卖香烟瓜子。先小来小去的尝试,亏也亏不了多少,只要胆子心细别怕累就行。
还别说,真有个邻居一咬牙弄了个箱子和被子,去卖冰棍去了,没多久就眉开眼笑地,特意买了四瓶罐头送给沈云萱吃,显然是挣上钱了。
这个不明朗的时期,但凡胆子大的都能挣一笔,只不过大多数人都是刻板印象,还在瞧不起路边卖货的人而已。
之前来找萧俊的那个李胜,听萧俊的建议去电影院门口卖瓜子就卖起来了,现在摊位上除了瓜子还有花生、松子、核桃、栗子等各种炒货,他是对比了好些家,从乡下两户人家那里收的,味道特别好,所以卖得也特别好。
看电影的好多都是处对象约会,到了电影院也舍得买两把炒货揣兜里吃,招待客人拿几样炒货拼个盘也很有面子,主要是李胜这里炒货种类很全,互相带动就卖起来了。要是单单瓜子,大伙在自己家就炒了。虽然李胜赚得没有萧家多,但和别人比,他的收入现在比工厂厂长还要高。
李胜现在看见萧俊和沈云萱就大声喊哥喊嫂子,真心实意地,看见他们比看见爹妈都亲,萧俊要是去省城也会交代李胜帮忙看着点沈云萱这边,怕有人捣乱,所以李胜平时经常往这边跑。
看见萧家人人都在忙活,李胜跟沈云萱说:“嫂子,你说我是不是该成家了?之前没个正经工作,不好找对象,现在我踏踏实实卖货,应该有好姑娘能看上我吧?要不你帮我介绍一个呗,人品好能跟我好好过日子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