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城来的专员很惊讶,在无忧食品厂好好干的话,比他的工资都高了。而且订单多是真的啊,单他们省会就有八家单位订无忧食品了,这个厂是真的要发展起来了。
还有食堂也很干净,桌椅摆放合理,仓库则特别注重安全性,白天晚上都会安排保安巡逻。沈云萱透露,下一步就是希望能有自己厂的货车,往其他市区和省会送货更方便。
同时她说了自己的期望:“我希望交通更便利,能将我们厂的商品运输到全国各地,和全国的兄弟姐妹见面。我期待那一天的到来。如果有意向找我们合作,可以拨打工厂电话或者寄信过来,我很愿意与兄弟姐妹们交流进步,为推动经济建设工作做出贡献!”
记者采访的时候,沈云萱还特意提到了政府对她的大力支持,提到了卖货对老百姓的正面影响,提到了萧家几人都在积极做买卖响应国家号召。
记者连忙又去采访了镇长和几位领导,这让镇上的领导班子相当满意,对沈云萱印象更好了。记者还走街串巷,询问大家知不知道无忧食品厂。
这一问大家就有话说了,什么刚开始卖鸡蛋、后来卖茶叶蛋卖花卷,又开始卖卤猪肉、扒鸡东西越来越多,提起沈云萱做的熟食,没一个人不夸的,尤其是面对省城下来的记者,所有人与有荣焉,都把这件事当成全镇的荣耀,把沈云萱的熟食夸成了全镇最好吃的副食品。
在众人添油加醋的美化下,沈云萱被塑造成了吃苦耐劳、机智敏锐、热心善良的好姑娘,眼光精准、意识超前,引领了镇上做小买卖的风潮,大力推动了镇上经济的发展,给百姓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是大伙心中的大英雄!
报道很快上了各大报纸,最大的照片是沈云萱、萧俊和镇领导在工厂前的合影,把工厂名字拍得清清楚楚。之后是厂内各处的照片和介绍,还有沈云萱和领导、百姓的采访,最后还放上了几张街上摆摊卖货的照片。
有萧志军在医院的、有李胜在电影院的、有萧大嫂卖日用百货的、有于虹卖衣服的,还有火车站那边卖香烟汽水茶叶蛋的。照片上无论是卖货的还是买货的,脸上都是灿烂的笑容,充分显示着他们这里群众的生活水平在提高,充满了幸福和希望!
这一切放在同一篇报道中,很容易让人感觉是推动经济发展给大家带来的幸福,是做小生意摆摊卖货给大家带来了希望,这个报道一下子如同燎原野火般席卷全国。
无忧食品厂成了大家议论最多的商家,个体户成了大家最关注的方向,而沈云萱成了扬名全国的先锋者。
“沈同志居然才二十岁?比我还小十岁,她都敢当个体户,我有什么不敢?我这就去办营业执照!”
“谁还敢说卖货是投机倒把?看看沈同志都开办工厂了,还是他们镇长率领导班子参加开业的!不行,我也要试试看,我要卖电子表!”
“天呐,第一个个体户就搞这么大?她不怕政策再变吗?真是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做大事就该大胆一点。咱们也去卖鸡蛋吧,说不定有一天也能像沈同志这样开工厂。”
“英雄出少年啊,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只有初中毕业,竟已经有这样的成就了,说明是金子在哪里都能发光!同学们,没能读大学的同志这样努力拼搏,我们在大学里有着最好的学习资源,要是不奋发图强对得起大学
生这个身份吗?让我们一起努力!一起向沈同志学习!”
“这是山窝窝飞出的金凤凰,小姑娘太厉害了,将来肯定不得了。”
类似这样的声音在全国各地都有,各地工商局迎来了第一波热情似火的个体户,各个地方迅速出现许多摊位,其中竟有半数都是学的报道上那些照片去摆摊,在所有人都不知道的情况下,全国出现了第一次跟风。
不得不说,这位记者相当有水平,报道展现的情况正符合上头的期望,直接点名夸赞了他们这个镇。镇长特意来感谢沈云萱,他们镇这次全国闻名,成了推动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在上头挂了名。只要后续发展积极跟上,将来肯定错不了,领导班子的政绩也会很好看。所以他们真心感谢沈云萱劝说他们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镇长还告诉沈云萱,成为县级市的申请通过了,半年后这里就会变镇为市,将来如果有机会将周边村镇划进市区,就能扩大成为和别处一样的城市了,这里面就有沈云萱一份功劳。
沈云萱当然不敢居功,她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利用了先知乘上时代发展的浪潮罢了,所以她一直很清醒,从不骄傲自满。要知道世上有很多人比她强,即便重生她也不是无敌的,顺势而为但不强求才是最好的。
在工厂报道发酵之后,工厂的订单也多了起来,还有几笔订单是遥远的外地订的,从电话沟通到传真签合同,找政府部门做见证,再将货物送上货车,由买家接收。慢慢摸索了出了快速简单的异地合作流程,工厂也更忙了。
萧俊的几个兄弟一直尽心尽力地帮忙在镇上各地摆摊,见他们工厂开起来了,内心也很火热,有点不好意思地来问萧俊,能不能进货拿去卖。现在摆摊收入已经是厂里最不起眼的收入,之所以一直在摆摊,一个是方便大伙买他们的东西,一个就是萧俊想照顾照顾兄弟。
现在他们提出来了,有勇气自己摆摊,萧俊就来找沈云萱商量。沈云萱很痛快地道:“当然可以了!咱们和他们签正式合同,平时他们没少帮忙,价格给他们按八折算。”
萧俊一愣,“这、这样行吗?”
沈云萱笑道:“有什么不行?又没有人规定所有合同必须一个价格,他们是你的好兄弟,从小一起长大的,这么多年互相帮忙都是真心的,按八折是我们的心意,希望他们能好好干。赚到第一桶金之后,说不定他们还能发现别的商机,将来能卖的品类多着呢。”
这是沈云萱第一次降低价格,萧俊知道这都是因为他,感动地握住沈云萱的手,又烫着似的缩回去,留下一句“我去写合同”就急忙跑了。沈云萱看见他通红的脖子笑出声。
沈云萱一直没有真心实意的好朋友,上辈子她在村里一直有很多难处,没办法好好交朋友,到了部队更多的是和军嫂们打好关系,却不能随意交心。再之后中年了,更加谨慎小心,在心里和许多人都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所以她看着萧俊和几个好兄弟的感情,是觉得应该好好珍惜的。
八折是因为对兄弟的心意,不更低是因为亲兄弟明算账,升米恩斗米仇,这样刚刚好。他们家发达了,自然也希望能带动身边的人一起发达,一起乘上时代的浪潮,一起变得更好。
之后萧俊的兄弟们自己做生意,时间自由,完全按自己的规划,每天开始走街串巷地卖货,还热情跟人推荐,有的还请人试吃,销量快速提高,竟然在无形中给无忧食品打了广告,让镇上的人对无忧食品更加认可,渐渐地潜意识都觉得无忧食品真就是最讲究、最有档次的待客熟食了。
而且兄弟们和大伙闲聊的时候,每次提起萧俊和沈云萱就是一顿夸,两人的名声越来越好,要是有人提起老沈家,他们又一顿骂,让更多的人知道了沈云萱和娘家断亲都怪娘家不做人的事。
村里好不容易出了沈云萱这个金凤凰,本该无限荣耀,却因为老沈家断亲的事蒙上了污点。把村长和乡亲们都气坏了。
沈云萱能照顾萧俊的兄弟,自然也没忘记照顾乡亲们,那里是她长大的家乡,她委托了村长负责收鸡蛋、收鸡、收辣椒和蒜,还收一些米面菜是给萧志军的,相当于直接给了乡亲们一个赚钱的路子。还是在家门口就能赚的,不用跑来跑去也不用冒风险,只要好好种地找村长就能卖掉。
沈云萱没特意说不收沈家和邢家的,那样太小家子气,会招来闲言碎语,不值当。反而是这样派人安排好工作,乡亲们兴高采烈地夸她好,全都自发孤立老沈家,把沈家人气的夜里都睡不着觉。
村里人都是抬头不见低头见,让一个村子的人瞧不起,孤立,在背后指指点点,那滋味儿别提多难受了。沈杰放假都不愿意回家,直接住在宿舍,或者带上钱票住同学家,嫌弃家里让他丢人。
不少同学知道沈杰是沈云萱的亲弟弟,虽然听说他们断亲了,但在沈杰面前还是忍不住打听沈云萱的事。一次在同学们的起哄下,沈杰夸下海口说能带他们参观工厂。
说完他就后悔了,但几个同学已经听见了,还嚷嚷着叫来更多的同学。沈杰骑虎难下,只得硬着头皮带了二十多个同学来工厂。他还在心里想,沈云萱好歹是他亲姐,不至于这么不给他面子吧?大不了他说两句软话,替爸妈道歉。
他们在工厂外偷偷摸摸地张望,一看见沈云萱出来立马往前凑。沈云萱只是瞥了他一眼没理会,两名保安上前问道:“厂长,是认识的吗?”
沈云萱淡淡道:“他以前是我弟弟,因为把我当丫鬟,已经断了亲,我怀疑他心存恶意,以后但凡看见他就驱赶。”
同学们都听到了,立即看向沈杰,有惊讶他们姐弟真的断亲的、有嘲笑沈杰装蒜被揭穿的、有觉得丢脸怨上沈杰的,沈杰恼羞成怒,大喊道:“爸妈做的事你干什么怪我头上?你就是欺负我还没长大吧?你是发达了嫌弃我们这些穷亲戚,故意断绝关系的!”
沈云萱嗤笑一声,“看来你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做错事不敢承认,只会推卸责任。什么本事都没有,倒是挺会在同学面前装蒜吹牛。断亲就是断亲,你找上我该不会是为了姐弟情深吧?让我猜猜,你是想从我这要钱、要免费食品,让我带你的同学参观工厂满足你的虚荣心?
说白了就是自私自利,没有廉耻心。下次再敢到工厂外鬼鬼祟祟,我就报案说你们想窃取视频秘方了,你们不想进去蹲监狱吧?”
同学们不禁吓,也不懂这些,立马变了脸色,急忙跑了,还不忘气急败坏地骂人,“沈杰你个王八蛋,敢坑我们,你给我等着!”
沈杰又急又气,“我没有!你们别走!”他看着同学们怨恨上他,怒视沈云萱,“现在你高兴了?”
沈云萱冷了脸,“是挺高兴,我这个人记仇,你抢我的饭、让我用冰水给你洗衣服、做错事推我身上害我挨打,从小到大数不清的事断了亲就不计较了,但你要是再往我跟前凑,我就十倍百倍地还给你!”
沈杰打了个激灵,被沈云萱的脸色和语气吓到了,最后放了两句狠话跑了。吹牛不成还成了同学讨厌的人,他无论在村里还是在学校都不好过了。
上辈子这个弟弟干啥啥不行,倒是挺会吸血。仗着他们的关系,没少找她和邢凯要好处,要是不给,他就瞎闹腾,邢凯怕会影响名声,只能时不时给沈杰一些钱,养着这个小舅子,每次给钱的时候都要给沈云萱摆两天脸色。因为邢凯是当官的,时代又在发展,根本不能再闹出断亲的事,只能被沈家人扒着捞好处,还是多年后沈云萱抓到他们一些错处才让他们老实下来。
这辈子嘛,早早断了亲,就谁都别想扒上来了。反正这辈子当商人,可以随心所欲一点。
沈杰回家告状,可沈家人现在都出名了,还是恶名,轻易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