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代最喜欢歌颂人物事迹,沈云萱身上本来就带有传奇色彩,几位记者已经有写不完的话想要写在报道中了。不过他们还不能着急,还有沈云萱的家人要采访,他们可是从首都来的,可以说这次的报道一定会得到全国关注,他们必须比上次省会发出的报道更全面,这次采访才有意义。
所以记者们拿出随身小本,快速记录思绪,写下简要的报道大纲,又跑去采访了萧家人。萧记饭店人都坐满了,热热闹闹的,记者在后厨拍下了萧志军熟练颠勺的照片,这才深入了解,知道萧志军原来是国营饭店的大师傅,因为帮沈云萱做面食,又被沈云萱鼓励要努力实现理想,才辞职摆摊卖吃食。
刚开始大家都觉得他是傻子,甚至在街上卖货还能碰见嘲笑他的,他始终记得沈云萱说的,顾客很重要,做买卖就要笑呵呵的,和气生财,所以就算遇到让他不痛快的人,他也忍了,时间长了他自己发展得好,自然就不和那些不懂的人计较。现在他开了自己的饭店,将来还打算开分店,这把年纪还能让事业更上一层楼,他真心感激沈云萱。
记者又去于虹的服装店,发现服装店让
人很舒服,有种宾至如归的感觉,进去就有点不想走。在店里,于虹眼光好,会给顾客推荐合适的衣服,还会推荐合适的饰品鞋子做搭配,可以当场试衣服,如果尺码不合适还可以免费改,等待的时候还能喝糖水喝茶,好多顾客都喜欢来买成套的,生意很好。
记者看到于虹的订单本都排了好多了顾客了,也是面对面采访,才知道于虹以前竟然是纺织厂主任。这样的工作,谁都不会轻易舍弃的。于虹说多亏了沈云萱给她分析,说将来大学生会进厂,会更有优势,她做主任很难有上升空间,工作也很枯燥。她从小就喜欢做衣服,听沈云萱说应该实现理想之后,她就鼓起勇气辞职卖衣服了,幸好,一切都很顺利,听儿媳妇的没有错!
于虹还特意说了店里的布置都是沈云萱帮她出的主意,夸沈云萱比谁都聪明。记者对她们婆媳感情这么好很惊讶,于虹提起沈云萱就像提起最宠爱的女儿一样,这真是他们在别处没见过的,大多婆媳都不怎么融洽,偶有相处和谐的也是相敬如宾,像这样相亲相爱的太特殊了。
于虹看出他们惊讶,好笑道:“我对云萱好,当然是因为云萱人好啊!任何人和她相处过都会喜欢她的,谁能忍住不疼爱她?我恨不得她就是我的亲生女儿,我真是上辈子攒够了福气,这辈子才能和她做一家人!”
之后记者又去采访萧大嫂,一般妯娌之间也都是面子情,少有感情好的,结果萧大嫂没说几句就给他们展示金项链,说这是沈云萱送她保平安的,她跟着沈云萱过好日子,求了几年没来的孩子都来了。
记者也是这次才知道萧大嫂以前在供销社。供销社的销售员一直都很傲气的,对顾客爱答不理,翻白眼、语气不好都是常有的事,一直是被人捧着的职位,也是大家抢着要的角色,萧大嫂却毫不犹豫地听了弟妹的建议,辞职单干了。
萧大嫂表示沈云萱聪明啊,自己不懂当然要听懂的人是怎么说的,沈云萱分析高考恢复后人才会变多,外面可以卖东西之后,没学历的人说不定就要被淘汰了,从前的铁饭碗很有可能变成竞争上岗,那她还抱着供销社的饭碗干啥?
本来她是想帮沈云萱干活的,一起去卖鸡蛋啥的,还是沈云萱建议她多思考自己喜欢什么,告诉她很多东西都可以卖,她才想到她就喜欢卖百货。小时候太穷,看到柜台里满满登登各种各样的日用品就觉得幸福,所以她从摆摊开始,积攒资金开了幸福百货店,现在只要在店里看店,她就觉得幸福,而这幸福都是沈云萱带给她的,她这辈子最感激的人就是沈云萱了!
记者采访他们每个人,都觉得他们有属于自己的故事,同样精彩,放在全国都是相当出色的个体户。记者忽然有些明白沈云萱说的每个人都应该实现个人价值了,萧家每个人的生活都能这么精彩,不正是因为他们奔跑在实现理想的道路上吗?因为热爱,所以精力充沛、幸福快乐。
等记者找到萧俊采访的时候,问的问题就比较小心翼翼,但也比较尖锐。因为大家都很好奇他为什么不做工厂副厂长,而是出来辛辛苦苦地盖房子。看萧俊晒得脸都黑了,一身衣服上都是尘土,大家都想不通他好好的办公室不坐,是不是受不了媳妇比他强?
萧俊好笑地摆摆手,先猛灌一茶缸水解渴,才笑着说:“我们是两口子,谁比谁强有什么区别?我们更看重对方有没有从生活中获得快乐。之前我当副厂长,厂里大小事都是我在管,但我很迷茫,感觉就是在工作。”
记者面面相觑,“工作有什么不对吗?大家不都在工作?还是说,你也要实现理想?你的理想是盖房子吗?”
萧俊点头笑道:“是啊,当时云萱也看出我的迷茫了,她鼓励我多尝试,说反正家里有她兜底,家里几个人都可以尽情尝试,赔了没关系,直到找出自己喜欢的事业为止。总有人说我们家够胆大,才能第一时间致富,其实这都是云萱给我们的底气。
要是没有云萱,我们哪敢这样随便尝试啊?正好我们过年旅游的时候,看中了海市的二层楼,特意请了那边的大师傅过来盖房。我觉得很有意思,只要动脑筋,就能盖出不同格局的房子,每个家庭需求不一样,完全可以根据他们的生活设计更实用的格局。还可以想办法让外观和内里更漂亮。这还分旧式的、新式的、中式的、洋式的,还有不同材料的,很神奇,可以钻研的东西太多。
所以我找了一帮兄弟给人盖房子,还去首都学习过两次,现在我是建林市最会盖房子的人,刚刚接了个单子,明天就要去省会给人盖二层楼了。我喜欢这种给顾客建设一个家的感觉,还能带兄弟们一起工作挣钱,我特别喜欢!所以这是我热爱的事业,确实是我要实现的理想。”
记者明白了,他的理想不是盖房子,而是一砖一瓦搭建出人们心中的家。可能因为萧俊从小就生活在一个有爱的家庭里,又正好生在这个时代,每对夫妻都可能努力拼搏只为经营一个幸福的家庭,所以萧俊想把他们重视的房子建造成他们心目中的样子,这确实是很好的理想。
不得不说,从萧家人的口中,听到的根本不是想赚多少钱,听到的都是要如何找到热爱的事业、正确的方向,如何实现理想。沈云萱就是他们最大的底气,所以他们可以尽情翱翔,做沈云萱的家人太幸福了。
这一刻,几位记者都真心实意地羡慕萧家人。又有谁不羡慕呢?记者后续采访建林市其他商贩、百姓、工人等等,他们都表达了对萧家人的羡慕,觉得沈云萱能进萧家的门,真是萧家人的大福气。
尤其是记者到村里采访的时候,乡亲们热情地你一句我一句,把沈云萱从小到大的所有事都说了出来,乡亲们最惋惜的事就是沈云萱嫁去了市里,没在他们村里发家,一下子和村里拉开了距离。但大家都特别感激沈云萱记着大家,跟村里签了三年协议,他们这三年出的所有东西沈云萱都包了,太照顾大家了!
记者就算已经知道沈云萱的善良,还是被她的大气惊了一下,包了整整一个村的产出啊,她对自己长大的家乡太好了!
提到这些当然免不了提起沈家,所有人说起沈家都很有话说,当然都是嘲笑他们的话,还有曝光他们低劣品性的话。包括沈老太偷别人家的菜、方芳背后说人坏话、沈卫国抠搜小气、沈杰装家里有钱爱美爱吃,谎话连篇,沈雪薇故意落水扒上营长,把前头的俩孩子吓唬得离家出走。
就算没有证据的猜测也都说了出来,沈家面子里子都没了,连带邢凯居然也被提到了。可把邢家人气坏了,邢家听说外头都在议论沈云萱是福星,当即就在家里骂沈雪薇肯定是扫把星,自从家里娶了她就没好事。现在生了儿子,觉得腰板硬了,居然开始呵斥前头那俩孩子了,当后妈当得太刻薄!
沈雪薇没想到记者采访沈云萱,会害她名声受损,弄得她和婆家人关系更僵硬了。她觉得沈云萱简直就是来克她的!本来按照她的计划,她嫁营长、怀孕生子,都是正常发展,一切都符合她的计划,偏偏沈云萱过得太好太能出风头,对比之下,她简直啥也不是。
她都有点后悔了,她还不如不嫁人,直接去做买卖挣钱,虽然她不像沈云萱手艺好能琢磨吃食,但她会做衣服,知道未来流行的款式,随便做做还不惊艳所有人?说不定她也能开个服装厂呢。
可现在孩子都生了,眼看她就能去随军,绑定邢凯当官太太,要是离婚去做买卖,又似乎不划算。再说让她儿子当个官二代,总比富二代强吧?说不定她儿子将来也能当官呢,军区这样的人脉可是沈云萱怎么都比不上的。
所以沈雪薇左不甘心,右也不甘心,常常纠结还是保持着现状,没有改变,只是每每听到沈云萱的消息都会心堵。现在又知道沈云萱
怀孕了,只恨沈云萱怎么命这么好,一点弱点也没有?她想看沈云萱跌入泥潭,竟然变成看沈云萱飞上云端了!
记者们已经采访得差不多了,立刻就想赶回宾馆写初稿,路过村口的时候,他们看到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正拿树枝在地上练字,不禁上前问道:“小姑娘,你上学了吗?听说沈云萱厂长资助你们上学,还给提供了本和笔,你怎么在地上写啊?”
小姑娘理所当然地说:“那么好的本和笔,沈厂长资助我们,我们也不能浪费东西啊!再说了,我在地上练好了再写到本子上,就能又漂亮又整齐。等将来有机会,我还想把我的作业本给沈厂长看呢,我有很用心在学习!”
记者蹲在她旁边,“你很崇拜沈厂长吗?”
小姑娘用力地点点头,“我从小挨打,爸妈只疼弟弟,是沈厂长资助让我可以念书,也是沈厂长出名了以后,他们才说女孩也可以有出息的,不能把女孩打出仇来,对我和弟弟都一样好了。我可是年级第一,和沈厂长一样会念书,比我弟弟强。
所以我也要像沈厂长那样,比弟弟出息一万倍!做村里飞出去的金凤凰!”
小姑娘眼中充满希望,有着对未来强烈的向往,且十分自信,因为沈云萱就是这样走出去的,她看到了,她知道只要努力就可以拥有一片天。这是很少在乡下小孩子身上看到的希望,而这是沈云萱给予的。
记者们灵机一动,和村里一些孩子聊了会儿,发现重男轻女的现象在这个村子里有了极大的改善,下一代的小孩子已经感受不到什么男女差异了。只因为他们村里最出息的沈云萱是女人,而且是被沈家重男轻女苛待长大的,直接跟沈家断了亲,再出息都没有沈家的份。最关键的是,沈杰啥也不是,和沈云萱比起来天差地别。
这给乡亲们最直接的冲击就是原来女人真的很厉害,就连村里不同年龄的女人也都挺直了腰杆,常把妇女能顶半边天挂在嘴边,家庭地位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记者又去市区走访了一下,发现市区重男轻女的现象也改善了很多。不止沈云萱有出息啊,于虹和萧大嫂在市里都是做买卖的佼佼者,把店铺开得红红火火,她们树立了很好的典范,也让所有人见到了女人的力量。
女人同样可以实现理想、追求事业,和男人没什么区别,甚至她们比市里绝大多数男人都出色!
这是之前记者没注意到了,内心很是震撼。不难想象,在建林市包括周围十里八乡长大的女孩子,都会因为沈云萱得到更好的成长环境,这对很多女孩来说,简直是改变了人生!
这也让记者们有了另一个方向的素材,那就是沈云萱对女性的影响力,沈云萱是国内第一位女企业家,也是当代女性力量崛起的领头人。
记者们兴奋不已,拥有了数不清的写作素材,回到旅馆就废寝忘食地写初稿,没怎么睡觉又急忙上火车赶回首都。
不久后,关于沈云萱的报道就上了各大报纸,甚至还在国内最具有影响力的杂志上做了详尽报道,连杂志封面用的都是沈云萱在食品厂门口拍的照片!
沈云萱再一次名扬全国,这次报道让人们更加了解她了,也了解了她的家人、她的过往和她的影响力。
甚至有女孩哭着说:“如果我生在建林市就好了,就不会在重男轻女的家庭里受尽折磨了。”
立马有人安慰她,“你只要像沈厂长那样忍耐几年,等你长大了,就可以去沈厂长的工厂干活了,就可以摆脱你的家人了!别怕,沈厂长能摆脱父母,我们也一定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