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是,姜米一个双休在家里将大姑炖的银耳羹当水喝了两天,也听了一耳朵大姑的各种人生吐槽。
姜峨是个幼儿园老师,但自己一直没有生孩子,按她自己的说法就是,在幼儿园里看过的小孩子就没有不调皮捣蛋的,烦死个人,完全不想养小孩。
但是这时代丁克概念还没什么人知道,姜峨结婚时对丈夫说不想要小孩,男方也只当她只是暂时不想生,后来结婚后六七年,见她是真的铁了心不要孩子,婆婆不依了,又哭又闹,男人烦不胜烦就劝她生一个,姜峨却是个极有主见的女人,说不生小孩就不生。
说要是非让她生孩子,那就离婚。
她丈夫余敬军是姜米就读的那所高中的老师,算来也就是姜老校长的下属,或许是出于对工作前途的考量,又或者是真的对姜峨有感情,总之最后还是没离婚。
后来她婆婆说是见不得儿子无后,去收养了一个男孩儿记在姜峨夫妇名下,算是他们的儿子,也不要他们带,老太太自己养在身边。
姜峨觉得反正不需要自己养,夫妻俩的工作收入供个孩子倒也供得起,也就勉强接受了。
她对小孩子的耐心在幼儿园都花光了,只对姜米姜花这两个已经长成了的侄女儿倾注关心。
姜米对大姑的人生却是一清二楚的,她的傻大姑以为那个男孩是收养的,其实是男人在外面养的小三生的,男孩养大之后,姜老校长也退休不管事了,男人爬到了教导主任的位置,就跟姜峨离婚,将小三娶回了家,所谓一家团圆了,姜峨气得进了医院,之后脾气就变得偏激古怪又多疑,后半辈子孤独终老,可以说是非常凄凉的了。
“大姑,姑父怎么没跟你一起回来呀?”姜米叼着汤匙问。
姜峨手里钩着针,笑说:“他没空,余嘉宁有点发烧,他妈妈把他叫回去看儿子了。”
“余嘉宁”就是姜峨的丈夫余敬军的私生子,今年六岁,按姜米所知道的时间,这个孩子七八岁的时候,余敬军就会升任学校教导主任,而后就会提出要跟姜峨离婚……
余敬军提出离婚的理由是姜峨不能履行夫妻义务,不肯生育,要求所谓的和平分手,又因为“养子”由自己抚养,所以要走了绝大部分夫妻共同财产,最后姜峨几乎是净身出户。
原本姜峨有父亲这个靠山,对离婚并不很在意,但是离婚后不久,她就得知前夫再婚,并且将养子改为了亲子关系,再婚对象则是所谓养子的亲生母亲,这才明白自己被人耍了。
而之后,不知道怎么,她所工作的幼儿园里传出她不生小孩是因为讨厌小孩子,甚至有家长担心她会伤害孩子要求给自己家的孩子换班,最终幼儿园只能对她进行了劝退,这一退之后,姜峨就再也没能找到新的工作,因为没有收入,最后只能靠低保生活……
姜米心里不忿,嘴上则状似无意地说:“孃孃,上次我和同学去北区那边的茶文化公园玩,看到宁宁跟姑父,还有一个女的一起公园里玩,你们家请保姆了呀?”
姜峨一愣:“没有呀……”回答脱口出,但她很快意识到了这件事的蹊跷,立刻说,“你说的那个女的长什么样?”
姜米连忙说:“我当时离得远,没看清……孃孃,你不要急,这种事,你去问,肯定得不到结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