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听同组的老师八卦,说入学以来张悦的学费倒是一分不少的按时交,学校要求买的一些教辅书籍也总能按时买齐,猜测孩子家里应该是有亲朋资助的,毕竟凭他自己家的收入水平,这些钱其实挺难办的。
姜米一开始也以为是有亲友资助,又或是孩子的母亲省吃俭用赚钱供孩子念书,谁知代课中的一次临时家长会上,看着对孩子的情况一问三不知的张母,姜米心中升起了疑问,张悦念书的钱不是家长给的,也不是亲友资助,那是从哪里来的?
还没等姜米去问张悦,学校里却开始传起了闲言碎语,有人说看到张悦出入高档会所,偶尔还有价值不菲的豪车来校门口接他放学等等。
而张悦对此既没有反驳也没有否认,他只是依然故我的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老师们对这些流言虽然好奇,但也不打算追究,毕竟只要学习好,其他的都不算大事。
姜米却不能无动于衷,她打听到了张悦出入的高档会所名称……
没错,就是这家名为“黑马”的私人会所,而张悦在会所里以一首歌80元的价格,驻唱赚钱。
姜米难得的动用了一下蒋丞斌的名头,此时的蒋先生在音乐事业上还不显山不露水的,但是蒋二少的富二代名声在外,他的夫人自然很容易就得到了“黑马”会所的会员卡。
令姜米意外的是十七岁的男孩抱着把旧吉他,坐在会所的表演台阶上唱着情歌,眼里的淡漠与温柔的歌声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吸引了众多富家名媛们炙热的目光。
那天晚上,姜米见识到了挥金如土的名媛,也见识到了这个少年凭着青涩的脸蛋和凉薄的神情收获了一次又一次点歌,一晚上唱六首歌,收入四百八十元,这在2000年左右的时代,已经是实打实的高薪。
姜米向会所经理打听张悦的信息,对方大约是以为这位蒋少夫人想养小男生玩儿,居然一脸正色的表示,这孩子家庭困难,自己是看他可怜才让他在这里驻唱的,甚至会所里为了帮孩子勤工俭学,连一般驻唱歌手的分成都没要,希望蒋少夫人不要影响人家孩子。
被“教育”了一番的蒋少夫人心情复杂的离开会所,之后也没有跟学校里的人说,毕竟她只是张悦的临时代班班主任,一周之后,原班主任康复回来,姜米也就不再管他们这班的事了。
姜米原本以为,凭张悦的歌喉,未来想吃音乐这口饭应该是很简单的,却没想到,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听到过这个男生的消息,直到二十多年后,学校在市周边的新兴小区造分校区,姜米在工地上遇到了一个搬水泥的工人……
年近四十的男人被烈日与时光晒得满面沟壑,姜米能认出他完全是因为,这人一边推着装满水泥的手推车,嘴里一边哼唱着歌,那独特的歌声听在姜米的耳中立刻就想起了那个在台上抱着旧吉他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