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诊脉,就说宋老娘脾胃虚,还指出宋老汉膝盖不好。
宋老汉就很佩服:“大夫高明,我这腿三十多年前断过,现在年纪大了,变天的时候就会疼。”
贾奶奶就道:“我能开个方子,吃一段时间,最好是同时针灸,能缓解大哥这状况。”
她也不敢胡说,更不敢说能断根。
楚红立马道:“那就请奶奶你开方子吧?到时候就在我们边上建几三间房子,你们就住这边,方便针灸。”
她也没想到自己运气这么好,不仅能找到前世小时候的养母,还能随手扒拉出一个医术不错的大夫。
这必须让他们住在自家边上,以后就等于有私人医生了啊。
宋老汉听后也同意:“就在粽叶林边上建几间就行,明儿我让人开始挖泥。”
他们是被下放的,肯定不能住的太好,到时候夯个泥墙,顶上盖茅草就成。
听到宋老汉的话,金老爷子他们都露出了喜色。
这个时候他们可不会嫌弃泥胚房了。
楚老爷子就担心的开口:“先前押送我们过来的那些人,老哥你给我们安排到这边,会不会对你们有影响啊?”
虽然能住房子很高兴,却更明白,要是宋家人被他们牵连了,那他们以后更没好日子过。
宋老汉黑瘦的老脸笑了笑:“我就说你们成分不好,不放心让你们住在牛边上。”
“住在这边,方便我监督你们。”
人老成精,他也不傻,想要应付过去不难:“那些人又不可能天天来,等他们来了,我就对你们恶劣点。”
楚红都没想到,向来沉默寡言的爷爷这么精明,立马拍马屁:“还是爷爷想的周到。”
又对他谄媚笑了笑:“爷爷,他们都是空着手来的,粮食能先支一些,可吃饭的家伙,倒是要辛苦爷爷了。”
现在的铁锅,钢筋锅都贵,就算是楚红舍得给他们置办,他们也保不住。
倒是爷爷他们那一辈的,大都会点木工,简单粗糙的木碗木盆这些也能做。
宋老汉沉吟一下,就开口:“先让你阿爸买几个泥炉子来,陶盆,提桶,木碗这些,背篓什么的,村里有木匠和篾匠,倒是不难。”
“另外的被褥衣裳,”他看向自己的老伴:“你们想办法弄。”
宋老娘一口应下:“我等下就把咱们冬天衣裳先找出来给他们穿。”
年纪大的人,都怕有个病痛,拖累儿女不说,自己也受罪。
这人有本事,她也愿意大方一回。
毕竟自己儿媳以前去省城找大夫开方子,费钱不说还费时间。
正好现在他们手里也有点钱,还有票,过年能做身新棉袄。
楚红听到这,嘴角抽了抽,记忆里,爷爷奶奶的棉袄也是穿了好几年了。
当然现在的衣裳都是缝缝补补又三年。
可他们棉衣里的棉花都太旧了,也不暖和了。
不过想到他们的身份,确实是穿旧棉袄更合适,大不了自己悄悄买点毛线回来,让楚奶奶她们悄悄的织毛衣穿在里面也不起眼。
宋有粮回来后,听到爹妈都说贾大妈医术好,也就同意了他们的安排。
他们的晚饭也是骨头青菜粥,当然连着骨髓也都吸的一干二净,恨不得连着骨
头都咬成渣渣咽下去。
“这加了骨头汤的粥确实味道好。”楚丹吃饱后,还不忘缠着亲爹:“阿爸你以后去镇上开会,记得买点骨头回来啊?”
三不五时的买肉,她是想也不敢想的,家里没这么多肉票。
但是骨头不用票,炖了喝汤也算是改善伙食了。
宋支书一口答应:“行,以后我会多买几次骨头。”
楚红就好奇的问:“爸,那些知青也是跟你们一起回来的吗?怎么安顿的?”
宋支书摇头:“说是火车晚点了,我明儿再去接他们。”
又起身往外走:“我得去找阿生商量一下,趁着这几天有太阳,明儿起就先抽出劳动力盖房子。”
他说的阿生,就是新上任的队长。
楚红就趁机提建议:“我不希望咱们这边人太多,把知青住的地方安排在前面。”
第0章 萝卜炖肉
次日一大早,仓库边上那口栓绳的大铁钟就被敲响了。
这就是上工号,没过三五分钟,大家都三三两两,说说笑笑的过来准备去仓库领农具去挖番薯。
这一回,宋支书却站在高处,拿着大喇叭开始进行思想教育了十几分钟,最后由大队长分配工作。
记分员带着一些老少都继续去挖红薯,顺便把红薯藤收一些堆好给牛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