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她也明白,像楚丹这般热情才是对的。
要不然村里人肯定会在背后说自己不爱搭理人,她觉得自己也该学着点,礼多人不怪,嘴甜不会亏。
上回楚红已经来过钢厂,她记性不错,也就不用找,直接往东边骑。
楚红对这边印象不深。
主要是供销社在西边,黑市北边,和位置在东边钢厂是反方向,自然不会过来这边闲逛。
现在楚红留意了一下,发现这边不仅有钢厂,搪瓷缸厂,服装厂,毛巾厂,纺织厂等等,还有大片的家属楼,人口十分密集。
要是以后能在这开家商店,绝对是能挣钱啊。
可惜还得七八年后才能实现。
到了地方下了车,楚红先把外面的棉裤给脱了,要不然太臃肿不好走路。
楚丹又敲开窗户,冲着门房大爷笑:“大爷,我是工会何主任的娘家亲戚,登记一下能进去找人吗?或者是辛苦大爷替我去喊一声?”
说完还从兜里抓去两把花生放在桌子上:“自家炒的花生,大爷您尝尝。”
大爷就笑了:“
小同志太客气了,何主任先前来说过,说是娘家亲戚要来,你们登记一下,就直接去工会找吧?”
楚丹按着他的要求登记好,又再次道谢,才和楚红一起推着自行车进去。
按着大爷指的方向,很快就找到工会办公室。
正好何大婶也一直惦记着她们呢,又走出来准备去门口瞧瞧,就看到她们来了,眉开眼笑的招呼她们跟着去家里。
家属楼就在大门外的左边,是独门小院。
何大婶很喜欢说话:“他们都喜欢楼房,我们还是觉得平房好,接地气。”
“就是房子旧了些,里面水泥地也都是我们自己花钱请人铺的。”
房子也就三间,小院子里也全铺了水泥,角落里搭了个厨房,恰好门开着,能看到有土灶,也有煤球炉,角落还堆着不少煤球。
楚红就立马夸:“婶子说的太对了,那楼房太吵,楼上楼下和隔壁说话声大点都能听到。”
“你们这带院子的房子多好啊,不仅地方大,门一关就不会有人打搅。”
楚丹也跟着凑趣:“这青砖瓦房冬暖夏凉,都有水泥地,这不就是和楼房一样了吗?”
何大婶听得眉开眼笑:“那以后你们常来啊。”
说完又急切的问:“芋饺都带来了吧?”
“都在呢,婶子你称一下。”楚红从背篓里拿出一袋子芋饺:“昨儿下午做的,凉了就不会黏着。”
又故意装做不小心把一个藕夹带了出来。
然后深怕被何大婶看到一样,又赶紧收回背篓里。
可惜何大婶已经看到了,不好意思去扒拉,却也看着她问:“还有什么?”
楚红这才把背篓底下的搪瓷盆拿出来,有点羞涩:“我们昨儿还做了些藕夹,准备送去黑市那边看看销路。”
“哎呦,拿去那边多麻烦啊,都给我算了。”何大婶看着两面金黄的藕夹,肚子里的馋虫就开始闹了:“这个怎么热好啊?”
“可以蒸着吃,软糯鲜香。”
“也可以油锅里热一下,外皮酥脆焦香。”
何大婶就道:“今儿太忙,我早饭都来不及吃,正好煤球炉里有火,你替我油锅里热一下?”
楚红当然不会推辞,跟着她进去后,把煤球炉上铁壶拿下,又把炉封卸下,再架上铁锅,倒了点豆油。
油热后,才把藕夹放进去,都不用五分钟,何大婶就烫的嘶哈嘶哈的吃上了。
几十年后,可能会觉得油炸食物太油腻,但是现在人大都缺油水,喜欢重油的食物。
何大婶连吃两个,还觉得不过瘾,要不是想在她们姐妹面前端着点架子,她都想站来五个。
“我都要了,什么价?”何大婶说完,从兜里掏出一把票递给楚红:“这些是我这几个月里攒下的,卫生纸票有六张,还有卫生带票有七张,还有糖票,肥皂票,饼干票,蜡烛票…”
现在也就只有溢价食物不用票,但是价格昂贵的让普通工人都不敢看。
此刻她拿出来的三十多张票,也算是大手笔了。
她把这些票都塞到楚红手里,才笑着问:“这藕夹怎么卖?”
这都让楚红也不好意思要高价,就干脆装乖:“这藕夹我也不知道该卖什么价,婶子你看着给就好了。”
何婶子犹豫了一下,才开口道:“那藕夹,我还要三十斤,要不就按着一块一斤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