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层八间的青砖瓦房,再加上后院,得有一亩多地了。
还是临街的店面房,街道还是才修的水泥路,得有六七米宽。
后面却又是山丘,就算是做点什么也不怕被人看到。
别人不知道,她却是知道的,再过一两年就允许私下买卖了。
现在已经是改g开放的初期,虽然计划经济尚未完全放开,上面对个体管控相对严格,私营企业和个体经济面临限制不少。
可要是她没记错,今年就有人办理了营业执照。
因此这屋子她是肯定要买的,就是手里的钱不够,现在也就想压一下价:“大爷,我家人多的都住不下了,你要是便宜我一千块钱,我就买。”
房东大爷佝偻着身子摇头:“同志你还价太狠了些,市中心那边,三间屋子就要五千块。”
“要不是我们急用钱,我都舍不得买。”
顾辞也笑了:“大爷啊,你这屋子要是在市中心,那就不只是这个价了,咱们这边地方太偏了,这价格确实高了点。”
房东大爷当然也知道,无奈道:“那我再给你们便宜两百。”
楚红心想:自己以后要是去房管局,或者是去规划局上班就好了,买房子就不愁没消息了。
可惜还要等两年才能大学毕业呢?
再者真去端铁饭碗上班,工资不高,买不起房子。
想到以后如同芝麻开花节节高的房价,楚红是真心不觉得房东开的价格高。
可惜这么多年,他们小两口,总共才攒下了两千来块钱。
楚红心里已经盘算着和谁去借了。
楚外公他们回来后,还补发了些钱,据说老两口有五六千呢?
楚红就叹气:“这是大事,我们得回去和家里人商量一下。”
又问房东:“大爷明儿你在家的吧?”
房东摇头:“你们去前面印刷厂找我,我儿子现在就在印刷厂上班,我也在厂里看大门,都住在厂里。”
楚红悄悄给隔壁大娘塞了一包红糖,打听后才知道那印刷厂原本是房东家开的,也是印刷厂让他们受了几年罪。
现在回来了,领导就把他们全都安排到印刷厂里上班。
第0章 番外楚红2
大娘最后还难掩酸溜溜的道:“他们是嫌这边房子太旧了,厂里今年新建的单元楼,他们家分到了两套呢,根本就住不过来。”
原本觉得老人家也不容易,不打算再压价的楚红,听完后觉得自己还能再压一些价。
她可是知道的,那印刷厂早晚能物归原主,合着人家才是屋子多的不得了的土财主啊?
那必须压价。
回去的路上,顾辞有些不解的问:“咱们以后工作了,也能分到房子,现在买这么多房子也没用啊?”
他和楚红的单位不大可能分到一起,那就等于两人都能分到住房,绝对够他们住的了。
楚红冲他摇头:“你也不能一心只读圣贤书,也得多看看报纸,多了解一下当下。”
顾辞也不生气,反而虚心请教:“有什么好事了?现在买这么多房子会不会太招人眼?”
“有可能会允许小部分人先富起来。”楚红挑一些不会暴露自己的事和他说了,最后道:“你放心,我会小心的,房管局那边手续齐全我才会买。”
顾辞也不是循规蹈矩的人,要不然也不会经常去黑市,收了乡亲们鸡鸭蛋,拿去黑市卖,转身就能挣一分钱一个。
每次卖个两三百个鸡鸭蛋,就表示他能挣两三块钱,就能买两三斤肉,或者是五六副猪下水,够他们一大家子吃好几顿了。
现在听完楚红的话,他就很遗憾:“咱们这离家远了些,要不然弄些鸡鸭来卖,肯定能挣一笔。”
之前他们那边家禽是供不应求,但是随着岭下村搞养殖,种果树,很好改善了村民的生活,十里八村都跟着学。
哪怕其中也出现过鸡瘟猪瘟后损失惨重,有了退却之心,但
是见另外的村子也依旧请来宋支书他们再度勘察,仔细消毒后又继续搞养殖,咬了咬牙,也都继续跟风了。
毕竟他们这边都算是山区,虽然没有太多高山,都是山丘,可良田少,靠着种地吃不饱,还是搞养殖才能有出路。
可这样一来,市场都饱和了,都快吃不下了。
想要运出去,鸡鸭蛋易碎,利润又小,大家都开始发愁以后养殖场的鸡鸭不好卖了。
毕竟鸡鸭养个两三年,下蛋就不勤快了,最好是卖了重新孵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