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面的生活用品一应俱全,厨房、书房、衣帽间、健身房,里面东西都配置的很齐全,阳台上还有花草,就像是日常有人居住的模样,不过里面的东西又都太新了,没有一点其他人留下的生活痕迹。
她倒是不担心周北顾会把自己卖了,既然人家给了福利,那就好好享受呗,到时候自己教学的时候更卖力一些就是。
想到这,稍加休息后明枳就拿出电脑开始做起了备课,这一路上她又多了不少新的想法,这些都可以加入完善之前做的课件。
一开始做事就停不下来了,等她抬起头的时候阳台上已经撒上了落日的余晖,中午吃的那些食物已经消化额差不多了,明枳感觉有些饿意。
她站起身来,换了身衣服,打算下来找个地方尝尝当地美食。
她刚一开门,发现对面的门也打开了,就这样,她和周北顾站在门口,大眼瞪小眼。
“你住在对面?”明枳先出声。
“嗯,这是我在深城的宿舍,我来深城办公的时候就住这边,这里的设计是一梯两户,我不喜欢有人住同一层,你那间房子就一直空着。”周北顾说的随意,但该解释的也都解释了。
明枳点头,“你这是要出门吃晚饭吗?中午你请的,晚上不如我请你。”
“你要请我等会金州再说吧,这里我也算是东道主,我正准备去找你你就出来了,正好,一起下楼,我订了位置,带你去吃海鲜。”
说到海鲜明枳眼睛就亮了,她一直生活在内陆,海边还真去的不多,而海鲜一直是她的心头好,有当地行家推荐,当然不能错过。
等他们两人下楼的时候天已经全部黑了,道路两旁的路灯亮起,周北顾发动车子,驶出了市区,开过了夹山公路,最后停在了一家靠海的海鲜酒楼的露天停车场。
在楼下水族箱里挑选好了食材后,两人被带到了二楼的包厢。
“要不要出去看看?”周北顾说着推开了包厢阳台的门。
明枳放下手提包,跟着走了出去。刚一走出包厢,她就感受到一阵海风吹来。秋天的海风,不燥不冷,吹在身上很是舒服,放眼望去,黑色的天际下隐约能看到翻滚的海亮。
海的对面灯火通明,缤纷闪耀,璀璨的灯光如同一条蜿蜒的银河,那么远又那么近,有种触手可及的感觉。
“那就是维多利亚港湾,下次带你去对面看夜景。”周北顾指着远处说道。
一江之隔,原以为很遥远,现在看起来好像又很近,天幕上有微弱的星光,海岸线上站满了夜游的人们,听着楼下不远处传来的欢声笑语,空气里充满了轻松愉快的氛围。
“这真是一个美好的世界。”明枳倚在阳台的栏杆上,任由晚风将发丝吹乱,闭上眼睛感受听着海浪拍打礁石的声音。
明枳突然觉得和周北顾重修旧好好像也挺不错的诶,和他相处真的挺舒服的,这一世他们身上没有国仇家恨,想来也应该不会有上一世那些矛盾,两人或许能一直以这种轻松的方式相处下去,做正常的朋友。
享受完美食,回程的时候已经九点多了,车子行驶在大山里面,一座座山丘不断往后倒退,有一种不断被群山拥抱入怀的感觉。
直到睡觉前,明枳都处在这种平和而静谧的心境中,一夜无梦,清晨起来,神清气爽。
八点出门,明枳刚到楼下,就有人迎了上来。
“明小姐你好,我福生珠宝黄金加工厂的负责人,我姓黄,周总昨晚出发去港城前吩咐我接待你,本次培训期间您有什么问题都可以找我。”
周北顾是昨夜连夜离开的?看来港城那边是真的有急事。
福生珠宝的黄金加工厂在郊区产业园里,园区配套齐全,绿化覆盖,人一走进去就感觉很舒服,明枳跟着黄经理走进了楼里面。
“明小姐,我先带你参观一下吧,这边请。”
黄经理对里面各个区域的分工都很熟悉,明枳只管跟在他后面,多听多看。
“我们先去设计部,黄金压模开模注蜡就在这里完成,福生珠宝所有的款式都是从这里生产出来的,即将流入市场的新款也是从这里开始的。”
“接着是收发部,各部门的第一站和结束站都是在这里,所有工序的师傅们都需要来收发部领取当天做货所需要的金料,做好做好货品后再统一交回收发部,这个部门是严禁串岗的。”
接着他们又去了倒模部、抛光部、然后是镶嵌部,看着玻璃门里面正带着放大镜在做点钻的师傅们,明枳凑近了些。
黄经理看她感兴趣,就多说了些,“这个部门里的都是娴熟的老师傅,这种活一般人是做不来的,一个师傅一天也镶嵌不了几个,这款产品用的是莫桑钻,莫桑钻本身价值是不高的,贵的是师傅们的工钱。”
半个小时后,黄经理将明枳带到了一个刚成立的新车间,也就是她这次过来的主要目的地,高温烧蓝车间。
新车间空间不小,各种设备都很齐全,看得出来,福生珠宝很重视这次合作,是打算将烧蓝作为后续的一种日常生产环节的。
黄经理将大家集合到一起,对明枳介绍道:
“这是一期学员,暂定45人,他们年纪在25岁左右,是周总吩咐人力总监精心挑选出来的名单。”
诶?就是那个手下人给周北顾定错机票的人力总监吗?靠谱吗?
这位远在海市的人力总监突然又打了一个喷嚏,连续两天出现这种症状,他觉得自己可能快要感冒了……
“放心,都是按照您的要求挑选的,心要细,手要稳,眼睛要好。”黄经理适时补充了一句。
明枳不是专业的老师,但对于打金师来说,教徒弟也是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她还是偏好手耳相传的这种传承方式,习惯把重心放在实际操作上,她也不打算改了,就按照自己习惯的方式来。
至于理论学习,也不是非要在课堂上讲,大家都是上过班的成年人,是有学习的自觉性和目的性的的,资料都提前发过了,如果连这点准备都没有就不适合学这么手艺。
这次培训周期暂定一个月,既然收了人家的高额费用,她就有责任在这个期间尽可能的教授大家更多的东西,而且她也是真心的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学会这门技艺。
站在车间的中央,明枳面向着大家说道:
“相信大家对于高温烧蓝的基础知识已经有过了解了,今天我也就不给大家讲什么概念、起源了,大家都是有基本功的,这个车间东西齐全,大家不妨跟着我从头到尾做一遍,不成功不要紧,这是正常的,主要是让大家熟悉一下全过程,这样大家对我们这个月要学的东西也能有个具体的感知。”
“玻璃罐里的是我为大家准备好的矿物颜料,大家取一些自己喜欢的颜色,放入面前的小碗里,加入蒸馏水研磨,颜料磨得是好是坏,对后面的成品影响很大,大家不要急,多磨个几遍,我建议是至少十遍以上。”
就这样,明枳带着大家开始动手做了起来,或许是因为接触新事物,大家积极性都挺高的,车间里氛围也很好,甚至有点像——幼儿园手工艺课堂?
大家看得出明枳是个好性子,压力小了不少,做的都很开心,可最后的结果却让一个班的人都沉默了。
一天下来,一个班45个人,竟然只有5个人成功做出了成品,大家都觉得不可置信,他们可都是被挑选出来的优秀员工。
明枳却觉得很正常,烧蓝的成功率本来就很低,有一二十年经验的老师傅成功率也只有30%左右,刚入行的新手怎么可能一次就会,失败才是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