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佳佳出门找人办事,还没回来。
二姐和宋芸芸在厨房研究咋包小馄饨更好吃,两人这次用鸡蛋白和面,面和的软硬适中,擀得如纸薄,馅选的三肥七瘦,加了泡好的菌子,汤是用猪腿骨熬的,放了蒜瓣、芹菜丝。
芹菜丝还是一早,二姐拿了老太太的菜本去菜市场买的。
邱秋满怀期待地坐在沙发上,边翻看着褚辰买的画报,边等着。
还别说,味儿挺好的,比昨天包的好吃。
老太太却不大满意,认为该用鸡汤来下,还有馅里的调料少了,没放麻油,不够香。
邱秋看看三人,小声问道::“你们准备偷偷摆摊卖馄饨?”
老太太瞥了褚韵和宋芸芸一眼,没吭声。
两人齐齐摇头,“我们就是闲得无聊了,瞎折腾。”
邱秋想笑,崩住了,拖着长音“哦~”了声。
下午三点多,褚辰回来了,邱秋立马丢开手里的小人书,拉着他问:“累不累?”
累倒是不累,就是折腾得身上挺脏的:“我去洗洗。”
邱秋殷勤地帮着拿衣服,递毛巾。
褚辰看得想笑:“说吧,什么事?”
“昨天我不是买了辆兰令自行车吗。”
“嗯?”
“我想学……骑车。”
“不行。”褚辰拒绝得干脆,完全没有商量的余地。
邱秋也知道,她这情况,想学车,希望不大,嘟了嘟嘴,气呼呼地看书去了。
褚辰看着她的背影,想笑,又不免有些心疼。
他知道邱秋的身体,每天都有进步,每天都在改善,可比着常人,说话、行动还是慢了些。
若没有怀着身孕,今儿他便答应她了,陪她下楼,扶着她学车。
洗完澡,顺手把衣服洗了晾在阳台上,褚辰边拿毛巾擦着头发,边朝妻子走去。
邱秋瞥见他过来,身子一扭,背对他道:“我还在生气呢。”
褚辰轻笑:“所以我来哄你啊。”
邱秋嘴角翘起,只是不吭声。
褚辰在她身旁坐下,侧身将人拥入怀里,手抚在她小腹上,胎儿已经会动了,若有若无,像是轻风抚过手心,微微打了个转,“等他出生,你出了月子,身体休养的差不多了,我就教你骑车,好不好?”
邱秋放松地往后一靠,头枕在他肩上,轻叹:“还要好久哦,早知道就不买兰令自行车了。”
褚辰亲昵地蹭了蹭她的脸颊:“没事,我骑车送你去上班,晚上接你下班。”
“你上学后呢?”
“我申请走读。”
“这么远,太辛苦了。”邱秋想了想,“我后天过去问问有没有宿舍,若是有,看能不看申请一间。若是能申请下来,孕后期,我就不来回跑了。”
第41章 道歉
初二那天去广济医院,邱秋没带结婚证、户口本、昭昭的出生证明和母女俩的户口迁出证,虽然办了入职手续,却没落户。
翌日,从军医院给周惠菇母子施针回来,褚辰骑车带着邱秋去广济医院人事部,办理邱秋和昭昭的落户手续,顺便问了下宿舍的情况。
沪市普遍住房紧张,广济亦无空房,不过,可以在集体宿舍那儿,帮忙安排一张床位。
邱秋接过笔,填写申请表。
有个床位也好,中午去躺会儿,睡个午觉,哪日若是忙起来,太晚了,也可以留宿。
“邱大夫,”眼见两人要走,人事主管提醒道:“咱们广济有职工幼儿园、托儿所,幼儿园实行三餐制,除了正餐外,上午、下午安排一次点心时间,提供水果、饼干等简单的食品。”
邱秋看向褚辰:“昭昭在广济上幼儿园的话,采采呢?”两小只现在玩的跟连体婴似的,愿意分开?
“咱们广济幼儿园在家属院内,接送方便,老师素质高,最主要的是,免除一切学习费用。”人事主管笑道,“我知道你们茂名路公寓有街道办幼儿园,收费也不高,一学期基本在10元到30元左右,可也快抵一个人一个月的工资了。当然,不在职工幼儿园上学也行,院内报销一半费用。”
褚辰想询问一下,昭昭的个人意愿:“谢谢,我们回去商量一下。”
邱秋:“职工幼儿园初几开学?”
“正月十六。对了,邱大夫,孩子入园需提供健康证和疫苗接种情况。”
道了声谢,两人出来,专门去幼儿园看了看,有木制滑梯、跷跷板、旋转木马、攀登架,配套设施算是不错了。
“你小时候在哪上的幼儿园?”邱秋问褚辰。
“街道办。”褚辰骑上车,载着妻子往外走道:“设施不如这儿完善,好的一点是离家近,那时爷爷奶奶工作忙,来不及接我,楼里的邻居接自家孩子时,顺便就将我捎回家了。有时都不用人接,自个儿顺着人流就回去了。”
到了茂名路,两人先去街道办落实住户信息,然后去对应的粮食管理部门,拿着户口本、工作单位证明材料等,办理邱秋母女俩的粮本。
邱秋的粮食供应是32斤,昭昭15斤,不论大人、孩子,每人每月食用油0.4斤、猪肉半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