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时空穿越 > 沪上人家[年代] > 沪上人家[年代] 第116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沪上人家[年代] 第116节(1 / 2)

社科院哲学所林老师,教他们从方法论研究《黄帝内经》藏象经络学。

金陵大学天文系的卢老师,教他们《黄帝内经》中的天文历法。

国家气象局的张老师给他们讲《黄帝内经》与气象的理论原理等。

这种从多学科、多角度对《黄帝内经》讲解、答疑,极大地开阔了邱秋他们的视野。

《伤寒论》的课程进行到第6周时,改由北京中医学院的刘老师主讲,他结合经方应用经验讲课,常常听得学生心悦诚服。

江西的万老师辅讲《伤寒论》,力主“寒温统一”。

王老师结尾,他作了“《伤寒论》方剂分析及临床应用”的讲座,分析《伤寒论》方剂的配伍规律。

临近过年了,时老师给学生布置了《伤寒论》六经辨证。

第74章 生产2

“邱秋,快点,黄老师的‘卫气营血在内科热病的辨证论治规律’讲座要开始了。”

“来了。”邱秋匆忙把日语作业交上去,抓起笔记本,提上布袋,撒腿跑出教室,跟上了小组的其他五人。

《温病条辨》除了董老师、方老师是主讲外,还邀请了七位临床名家,黄老师便是邀请来的其中一位。

讲座上,他观点鲜明地提出春温、风温等病名的不贴切之处,认为温病学要突破以季节命名的习惯,更觉得“伏邪”的概念已无存在的必要,三焦作为辨证纲领又太过笼统,力倡温病学应以卫气营血为主进行辨证。

讲座结束,邱秋跟在众人身后,从阶梯教室出来,小组里的老大姐邹婷笑道:“黄老师觉得三焦作为辨证纲领太过于笼统,方老师却在课堂上,力主三焦辨证,认为三焦辨证把温病分为三类,可归纳疾病的性质。”

老大哥魏岩笑道:“临床上,三焦辨证确实可以迅速帮医生准确判断病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张扬推了下眼镜,抱着书本道:“我个人觉得,三焦辨证更侧重于病变部位的划分,不如卫气营血辨证对温病的病理变化、热邪在体内的传变层次和阶段的划分,描述得那么精准。”

“邱秋,说说你的看法。”邹婷道。

阶梯教室里点了炉子,出来便冷了。邱秋边走,边将大衣穿上:“各有优点,也各有缺点,我觉得应该互补互成。有些温病可能同时存在于多个脏腑的病变,且病情相互交织。这时候,单纯依赖三焦辨证,难以准确把握病情的全貌,需要结合其他辨症方法,如卫气营血辨证、六经辨证等,综合分析嘛……”

张扬勾唇笑道:“所以你认为应以三焦辨证为主,卫气营血辨证为辅?”

“看临床时遇到的是什么病症吧。”出了教学楼,邱秋抬腕看看表,拎着木质圆环手袋,跟几人挥手告别,“走了,下午见。”

魏岩:“日语作业交了吗?”

“交了。”邱秋应了声,快步朝车棚走去。

没想到,法语刚学个中不溜,因为《中日合平友好条约》的签订和生效,他们研究生班,又特别开设了日语。

骑上车子,出了中医药大学,邱秋去第一百货,买了两套婴儿衣服,一条小毛毯,两袋奶粉,两包红糖,去广济医院。

乐问夏生了,小五一早打电话来报喜,男孩,十斤八两。

褚辰放学赶来,等在广济医院门口,一起的还有褚韵,她现在是广济高干楼特招的按摩技师,每月工资25块,享有医生福利。

邱秋下车,笑道:“今天风大,你们傻站在这干嘛?”

“等你。”褚辰说着接过自行车,关切道:“冷不冷?”

邱秋拽下羊皮手套,给他摸摸:“骑得快,一身汗。”

褚韵翻看了下邱秋带来的东西,“咱俩买重了。”她也是在第一百货买的两套小儿衣服,一条包被毯。

看了看,都差不多,只是颜色、花样略有不同。

“小孩子的衣服,都差不多,重了就重了,没人挑这个。”邱秋说罢,转头问她工作忙不。

十月中,陈教授回来了一趟,去高干楼给人看诊,听常年在高干楼的施乐生说,光一个九月,高干楼便住满了,现在想申请入院,都得排队。

因为一些老干部,听说广济疗养所,有专门给人按摩、晚上用药给人泡脚的技师,有那风湿、腿脚不好的,纷纷涌来了。

说起来,这难道不是褚韵的功劳?

陈教授给王梦凡提了提,没两天,褚韵便入职了。

晚上也不回家,就住在邱秋原来的宿舍。

“忙啥啊,”褚韵笑道,“听着他们讲过草地、在哪哪打仗,手里的活就干完了。”

邱秋见她做得开心,跟着笑道:“学习不能丢,《针穴经》要反复通读,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诊断学也要经常看。”

“好。对了,上午我见大嫂了,看她那身形好似怀上了。”

邱秋一愣:“好事啊。”

丁珉重新回到纺织厂后,作为一名准大学生,厂里难免要重视几分,很快将她从车间验布组,调到了厂办,负责文件收发、归档,办公用品的采购与管理维护。

工作轻松,工资跟着涨了十来块,福利待遇也好了。

九月见她,还是满脸郁郁,十月再见,好似想开了,整个人充满了斗志,邱秋还以为是工作的关系,现在看……邱秋想笑,中医望闻问切,哪会看不出她跟褚青至少两年以上没过过夫妻生活了。

这是,将人压服了。

说着话到了妇产科住院部,一见丁珉,邱秋便笑开了。

丁珉现在变了很多,五官还是那么普通,却是调理得皮白面嫩,中长的波浪卷发,淡淡的柳眉,一点而朱的红唇,一件黑色羊毛大衣,搭配双同色的半跟皮鞋,身形高挑而丰满,似成熟的水蜜桃,充满了诱惑。

知道邱秋在笑什么,她也不扭捏,大大方方地走到邱秋身前,伸手笑道:“给我把把脉,看是不是女儿。”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