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照片还回去,褚辰打量眼张明河,跟邱秋是有些像,不多,邱秋的长相融合了宗敏和邱家梁身上所有的优点,更出色。
张明河脸上倒是有几分阿爷的影子。
“邱家栋是你什么人?”
“我阿爸,不过他现在不叫这个名字。”
褚辰理解地点点头,光看张明河回来后,先去了南京祭祖,便知大伯是顶替别人的名字、身份去的台岛。
到现在还不敢光明正大地认祖归宗,只能说明他的身份还不到公开的时候。
“邱家梁是我岳父,”这个没什么隐瞒的,一查便知,“1960年山林大火,他为救几个孩子……牺牲了。”
张明河捏着照片,不敢置信地看向褚辰,“他,27岁就走了?!”
褚辰点点头,“阿爷是72年被人害死的……”
第140章 季寒,怀疑
张明河怎么也没有想到,阿爷阿奶和二叔都不在了,只留下小妹邱秋。
“我能见见她吗?”
褚辰摇头:“她带着孩子们回老家苗寨了。”
“张家?”
“嗯。邱秋想等研究生毕业去研究院工作几年,辞职回去在县里建家制药厂,正好今年贵州那边允许农民分田到户,可以承包山林、坡地种植药材。药厂建起来,药材的用量极大,光靠她一个人承包山林、坡地种植药材显然不现实,她去苗寨,一是看望舅公他们,二是看看那边都适合种植哪些药植。”
“你都决定今天要走了,陡然改变主意,不会给邱秋带来麻烦吗?”
张明河:“阿爸职位不低,我过来台媒那边有关注,确实不适合去贵州。她不能因事回来两天吗?”
“你以后不回来了?”
“怎么会!”
“那又何必急在这一时?”
张明河看向褚辰的眼神带着几分不解:“你不想让邱秋见我?为什么?”
“跟大伯的情况差不多。”
张明河倏然一惊:“邱秋?”
褚辰:“阴阳十三针知道吧?送去前线的一批批学生都是邱秋带出来的。”这个是没办法隐瞒的,只要去各大医院稍一打听便知,因为阴阳十三针在诸家医院已经用于临床治疗了。
张明河不是学医的,他在家只听阿爸说,阿奶出自苗寨,有一手好医术,苗寨他们张家这一支,几乎人人都懂制药:“邱秋的阴阳十三针不是出自张家、更不是学自阿奶,对吗?”若是的话,舅公不会让邱秋一个小姑娘出头。
“邱秋过目不忘。”哪学的,自己找理由去。
张明河眼里的伤感尽去,唇角怎么压也压不住,一个劲地上扬。
褚辰瞥了他一眼:“我闺女邱懿昭虽不如她妈远矣,却也比一般孩童聪明,什么晦涩的古文、外语,听读两三遍也就会了。”
“邱懿昭?!你们的孩子姓邱?”
“嗯,小的叫邱懿航,昭昭给取的。”
“哈哈……”张明河边笑边拍桌子,连声叫好:“我和你嫂子不用再生了。”
褚辰愕然:“你几个孩子?”
“三朵金花,大的三岁,老二和老三是双胞胎,我来时刚满月。”
就孩子、家庭两人交流了番,随着时间的流逝,二人越来越熟稔。
待用罢饭,回到楼上客房,张明河拿了个信封给褚辰:“给秋秋和两个孩子的零花。”
褚辰打开信封看了眼,是张两万的支票。
“秋秋一万,两个孩子一人五千。”张明河道。
褚辰没要,看张明河的穿着便知,并不是多富裕,大伯在那边走的是政治路线,堂哥日后接他的班,拿的是死工资。
没直接拒绝,转手悄悄放进他的皮箱里了。
“对了,”正在收拾东西的张明河突然道,“有一件事得提醒你一下。你们楼下那位退休的博物馆副馆长苏老,你离他远点。”
褚辰一愣:“理由?”
张明河在他对面坐下,身子探过圆几低声道:“从小到大阿爸跟我讲过他不少事,他的同窗好友,我也知道不少,却从没听他提起过,他1945年中枪被救……”接着他仔细说了前几天去苏老家拜访,苏老拿出小报和子弹一再试探他的事。
“也许他真认错人了,可我心里总觉得不踏实。你注意点,别让他接近秋秋和孩子们。”
褚辰听得心惊,苏老以前不住在公寓,七月初他跟人换房才搬过来。他要是有问题的话,那同样突然出现的陶星洲呢?
稳了稳心神,褚辰道:“好,我让人查查。”
“你小心点。”
“嗯。”
眼看时间不早了,褚辰拿上公文包和他送的金饰,带他下楼去机场。
将人送走,褚辰找了个地方将民意调查表誊抄一遍,开车去外资管理部门找曾温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