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第144章</h1>
那三人看了看萧寒生,又看了看她,想来也知晓萧寒生的身份,只是不似先前奉承她那般,他们看着萧寒生,都是一副想奉承又不敢奉承的模样。
也不知是一时找不到奉承萧寒生的点,还是从前的传闻中,便有传言萧寒生不喜阿谀奉承一事,让他们不敢轻易开口。
孟清清只得叹了口气,将筷子塞进萧寒生的手中道:“算了,你喜欢就吃吧。”
说着,她又望向了对面几人道:“三位也请用吧。此事三位不必惊慌,交给我便是。”
赵千忙道:“大人英明睿智,有大人此言,我们与县中百姓便都可安心了!”
孟清清默了片刻道:“……三位动筷吧。”
吃完了饭,这后面的事便好处理多了。
那送来的线索虽杂乱无章,但仔细翻看后,里面也不是没有不能用的线索,就像其中一条线索中所说的,家中爱女被沉海阁余孽掳走的李家,便可去查探一番。
毕竟从其他记录上看,其他百姓基本没有什么损失,即便有,也都是像什么丢了只鸡、丢了只鸭或是菜地里的菜都被人偷了一类的小事。
先不说旧沉海阁的人就不可能活下来,即便是有人能活下来,修为也必然不弱,这类人要么隐姓埋名隐居,要么改头换面靠自身本领混口饭吃,亦或是死忠于金望越打算复仇。
无论是哪一种人,在知晓如今大殷境内朝廷与百姓,都对旧沉海阁如此排斥的情况下,都不可能会大张旗鼓的行事。
不过这散布此类消息之人心中是作何想,便值得好生研究了,总不会是闲着无聊,怕不是想以此法动摇民心,有什么扰乱大殷的想法。
而她接下来要去的李家,在留丹县内算不上富户,但也不算贫穷,至少是比普通老百姓要好上不少。
听闻这李家前些年还是大户人家,只是后来这李家的老爷先是生意不顺,后来又染上了些赌瘾,总之就是欠了一屁股债,只能将从前住的大宅子卖了还债,一家子搬到了一家小院里勉强过活。
只是这李家的老爷年岁大
了,干不动粗活,李家的太太从前又一直是养尊处优,既不会洗衣,又不会刷碗,从前开的铺子也关了,一家子没了生计,只能拿从前剩下的些许银钱勉强过活。
而这李家除了李老爷和李夫人,还有一位少爷和一位小姐,只是那少爷不常出门,即便偶尔出门,也是坐在马车里,马车周围被包裹的严严实实,因此也没人见过那位李少爷的模样,只听说李家有个大少爷。
听闻之所以如此,是因这李少爷胎里不足,有什么治不好的先天病疾,一世都见不得光。
不过那位李小姐倒是个身体康健的,不仅长得亭亭玉立,琴棋书画还样样精通,只是也不能给家里带来银子,毕竟她从前是个养在深闺里的小姐,没学过拳脚上的功夫,若让她出去卖艺赚银子,怕是容易出现意外。
孟清清第二日到地方时,便发现这李家所买下的小院,应当是从别人手里买下的有些年份的老屋子,墙面已有些斑驳,墙角也已出现了裂纹。
前院和后院都不大,前院养了四只鸡,后院想必是用来种菜了。
前院和后院的正中间,是一个主屋,主屋左右各立了一间小屋子,一间是李家少爷的,另一间则是李家小姐的。
李家的下人也早已被遣散,唯一剩下的便是自小跟在李夫人身边,后来随着李夫人嫁到李家成了她的陪嫁丫鬟的老嬷嬷,只不过现在说是主仆,倒更像是姐妹,二人一同在院中浆洗着衣物,时不时地还能聊上几句。
孟清清走近后,那二人也发现了她,其中一人甩了甩手上的水,面露警惕地走到她面前问道:“二位是?”
孟清清道:“我们二人是监察司的,听说这沉海阁余孽掳走了李家的小姐,特来了解些情况。”
那妇人闻言,登时面露喜色,回头冲身后的妇人道:“夫人,这二位是京城里来的大官!这下小姐定能被找回来了!”
李夫人这才慌忙走过来,走近后,想拉孟清清的手,却又临时想起自己手上沾着水,一时有些僵住。
一旁的妇人见状,连忙从怀中拿出帕子替李夫人擦手,随后二人便将孟清清邀到屋里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