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晚月借着窗户往里面看了一眼,陈勋庭知道自己来了,但这会儿正忙着跟两个金发碧眼的外国同志聊着什么。
“小王你去忙就行,不用管我的。”
“没事,这会儿刚开始谈呢,还在说些客套话,厂长刚交代我说你要来了就让我带你去办公室先休息,要是无聊了,也可以出去走走,晚上了他去接你。”
“我自己去办公室就成。”
沈晚月目送小王进了会议室,自己却没有急着离开。
她的英语水平算不上多好,但仔细听的话,也是能听懂一些的。
耳边传来陈勋庭熟练的口语,那两位从外国来的经理似乎也同样诧异于陈勋庭竟然外语这样流畅。
如果不是办公楼尚且还是白绿配色的油漆,地板也是最简陋的水泥地,沈晚月几乎都要觉得此时跟后世也没什么区别了。
改开的春风在这一年正式吹拂到了神州大地。
万事复苏,经济腾飞,机会也在春风中悄然而至,只看谁能够在浪潮中把握住了。
如果说在炼钢厂见到外国人只是一个开端,那么年后所有单位正式开工后,大到工厂,小到街道,任何地方,都在无声诉说着这场浪潮已经在国内全面拉开。
处理完跟外企的钢制合作后,陈勋庭也完成了自己在沪市第四炼钢厂最后一项任务。
正式签订合同一个月后,陈勋庭正式接到任职通知,升迁到工业局就任副局长。
也是陈勋庭去工业局报道这天,沈晚月要送决定参加奥数比赛的沈琪琪去上小课。
“妈妈,是糖葫芦!”
“还有豌豆糕。”
“妈妈,那个阿姨再卖什么,亮晶晶的都好漂亮啊,是水晶石头吗?”
“……”
一路上,沈琪琪坐在沈晚月的自行车后面,抱着妈妈的腰问个不停。
曾经空荡荡的街边,如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摊位,应接不暇。
沈晚月顺着女儿说得方向看了一眼,“那个是纽扣,花样还不少,你喜欢的话回头我给你缝新的。”
“那个叔叔卖的白花花跟云朵一样的是什么呀,哇,闻起来好甜。”
“是棉花糖。”
沈琪琪眼睛亮了,“是糖吗?怪不得闻起来甜滋滋的,真的是棉花一样!”
沈晚月没有停下车,“等晚上放学的时候,我来接你再买,还可以给天凯文星带两个回去。”
“好!!”
沈琪琪坐在后面,高兴的声音就算是在有些嘈杂的街道上,听起来很是清脆。
送沈琪琪去了小课班后,去服装厂的路上,沈晚月再次路过这条街道。
其实除了这条特批下来做生意的街道外,其他地方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从前的国贸大楼旁边,如今林立起来了几个小型餐馆。
还有平淞河公园附近,甚至多了一个美发店的招牌。
这些变化并非一日可成,但渐渐地,竟然也在无声无息中遍布了整个沪市。
就连服装厂外面,现在都有一个卖卤水的小摊子。
“晚月,你终于来了,还差两分钟就迟到了。”
毛婷婷站在楼梯口,看见沈晚月的身影松了口气,连忙拉着她往楼上跑。
“怎么这么急?我今天送孩子远了点,再说了上午不都这个点来吗。”
毛婷婷:“害,还不是欧阳厂长那边莫名其妙的喊着大家开会嘛。”
“又开会?”沈晚月皱了皱眉,“周一例会后已经连着开了两天了,开来开去的也没见解决什么问题啊。”
眼下国营厂都在跟随改革的脚步搞创新,按道理来说,服装厂应该是最容易配合时代改革创新的厂了,欧阳厂长这个月已经号召工人开了好几次会议,为的就是这个。
可结果,大家提出来的建议多数都会被欧阳厂长否决。
欧阳厂长希望能做出来成绩,可问题他本身性格就是稳妥不敢冒险类型的,导致讨论了这么久,也没一个真正能被拿出来施行的方案。
毛婷婷冷笑一声,“谁说不是呢,都说兵怂怂一个,将怂怂一窝,咱们厂的将领是他那样的,能搞出来什么创新啊,瞧瞧人家其他服装厂,我听说都已经开始批量产什么游泳衣了,布料用不了多少,利润却巨大,工人们拿了不少奖金呢。”
两个人说话间也到了会议室,意外的是,沈晚月在里面看到了个熟人。
“闫叔?”
浦江服装厂的闫厂长竟然也在会议室。
沈晚月跟闫厂长从前就合作过,而且他还认识陈勋庭,俩人也聊过。
看见沈晚月,闫厂长笑着打了招呼,示意她们先坐。
片刻后,等人到齐了,欧阳厂长这才发话。
“这次开会,是商讨一下咱们厂跟浦江服装厂合作的事情。”
闫厂长笑着接着欧阳厂长的话继续说:“其实也算是我们来找你们平淞河服装厂帮忙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