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人,包括男主角肖斐在内,同他们对白时台词肯定要讲普通话。
再来是人物关系。
阎培熙对于父兄的感情无可置疑,但是对肖斐的感情从何来?
余寻光能看出,后期阎培熙对肖斐有一种依赖。
或者说,他对身边的年长者都有寻求依赖的行为。
余寻光思考半天,发现一种心理疾病可以完美解释这种现象。
那种疾病的学名叫[彼得潘综合症]。
彼得·潘出自知名童话,主要讲的是主角人物生活在梦幻岛上,永远不想长大的故事。彼得·潘综合征是一种心理疾病,指成年人在面对生活的压力和社会的激烈竞争时会选择退缩、装嫩,行事带有孩子气,渴望回到孩子的世界,像彼得·潘一样不想长大。或是由于幼年时父母的过度溺爱,导致患者形成了过度依赖和依恋长者的行为模式。
阎培熙正是如此。
他说白了,就是一个家人过度保护之下,心智发育不成熟的高智商少年犯。失去家人管束的他没有半点成年人的自制和自控,只有少年人的桀骜和一意孤行,他哪怕目标明确,失去了亲人的约束,他做起事来也是不管不顾的。
这样一来,所有的一切就能解释得通了。
好的剧本,逻辑是能自洽的。
完完全全看清阎培熙的人物底色,余寻光正式将《群鸦风暴》的剧本塞入系统。
“读取剧本中……”
“读取完毕。现对《群鸦风暴》剧本进行重新判定,判定阎培熙角色等级为s级,补充奖励宿主技能:法学知识(基础)、对美的追求。”
最后一个技能爆发出了独属于[s]级角色技能的金色圣光。
对美的追求,是说审美能力吗?
余寻光一边思考,一边发散思维。
他没想到阎培熙的角色判定这么高,他在此之前接触过的最高的角色判定是陈敏笙的[s-]。
陈敏笙是谁写的?是朱孟,大佬。
阎培熙是谁写的?是把工业化完成得最高、积累了几十年经验的港城编剧团体,听说主编剧还挂了王胖子的名。
好的角色,一定跟好的编剧有很大的关系。
怪不得大家都挤破了头想演名导、名编的剧呢。
接下来他一定要演更多的、更好的角色。
第37章 挨欺负了就得摇人
《群鸦风暴》的拍摄地在鹏城, 余寻光要在剧组开机前5天赶去参加定妆照、剧本围读之类的前期准备工作。
落地鹏城,余寻光这回身后还跟了两个工作室给他新配的跟组保镖,用于以防万一。
当天修整好, 他在第二天一大早精神奕奕的来到拍摄地点。
然而却扑了个空。
地址上写的某大厦a座18楼, 现在余寻光正带人站在门口,可周遭关门闭户,根本不像是有剧组工作的样子。
专门的事找专人。《群鸦风暴》的剧务跟人沟通时用的粤语,薇信上也不例外,所以这份工作早前便交给了小张。小张年纪小, 遇事难免慌张, 他举起工作手机把屏幕上的聊天记录展示给余寻光看,着急的证明, “小余,我真没记错地方。”
余寻光瞟了一眼, 点头,对他说:“没关系,有可能临时改了地方,你发信息问问。”
他稳定的情绪很好的安抚到了小张。
小张吸了几口气,渐渐找回了理智,“我发了,但是人家没回。”
“有群吗?”
“没有。”
易崇皱着眉问:“除了这个剧务, 副导演之类的人你联系得上吗?”
“没有,其他人都没加上,就只有他一个。”
偌大的剧组,怎么会出现如此不专业的行为?
易崇以前接触的都是制作组的人,是鹏城电视台的人,那些人的业务是和片场现场的业务分开的。如果小张确实没跟他们联系好, 他现在一时间也不知道去找谁。
当然,出现这种情况,团队里的人都有责任,不能去赖一实习生。易崇也没有怪谁,只想着赶快把事情解决。
“你直接打电话问,”易崇看了下时间,“通告上说要9点到,现在8点半了,也不知道他们搬哪儿去了,咱们赶过去还要时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