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第241章(2 / 2)

石韵之说:“每一次见到韩妈妈,我都能感受到她身上属于老一辈的那种质朴。”

甘琼点头,“老人家是办过大事,吃过真苦的人。”

她说完感慨:“这么一位伟大的妈妈,真怕演不好她。”

甘琼演过很多妈妈,这次饰演大爱无疆的韩妈妈,对她而言仍是一种挑战。

她们二人都已经发言,便齐齐望向沉默中的余寻光。

“在想什么,怎么不说话?”

余寻光被她们看得一笑,伸手摸自己的脸。

“在想我可能还要瘦一点。”

他饰演的郑云开是一个吃不上饭的流浪儿,怎么能长得白白胖胖呢?

肤色可以通过化妆弥补,体重不行。

苏亚一听,也跟着摸脸。

他本来就瘦,廖源是偶像,都不用减。

只有余寻光特意为演朱明祎增了几斤肉。

石韵之一听,是这个道理。

她想到传言,说:“小余,我听说你每次演戏之前都会去体验生活,这回这么忙,你是不是没办法体验了?”

余寻光笑,“我现在不是正在体验嘛。”

这么一说好像也是。

大家其实都在体验。

一起旅游的前两天,尽管没有摄像头,三个小的仍旧把这次旅游当成了工作。

后来是确定甘琼、余寻光、石韵之的友好和没架子不是装的之后,他们才随便起来。

当然,这种“随便”也不是那种能在家人面前展示的随便。

廖源借着向余寻光请教角色,打开了话匣子,他们同样认识童贝儿,只要努力找找,还是有话题。

莫芸涵本来就活泼,甘琼和石韵之也宠她,没一会儿便“故态复萌”。

只有苏亚,保持着一种有距离的“懂事”。

也不急,大家虽然是带着目的出来玩的,但最终目标不是为了那个目的。甘琼经纪人规划的路线也没完全用上,因为他们这个团队的玩法很随性,有人不想出去,那就在民宿里躺一天。

这种慢玩式的旅游让余寻光很享受。

一群文艺工作者出来玩,无聊的时候难免会整些活。有《碰瓷》那个小品排练的经验打底,在表演上,余寻光和石韵之、甘琼三人意外地合拍,他们时不时地会来上一两段。

甘琼还会唱京剧,她的拿手唱段是《苏三起解》。

甘琼唱完“苏三离了洪洞县”,石韵之就往后接《女驸马》的经典唱段:“为救李郎离家园……”

石韵之会黄梅戏。

卷起来了,真.家人们。

余寻光憋了半天,接了一句从小耳熟能详的花鼓戏《刘海砍樵》:“我这里,将海哥,好有一比呐~”

他的口音和外貌区别太大,又扯着大白嗓,唱得整车人都笑了。

啥也不会的余寻光真被卷出了危机感,他真诚询问,“我要不要也去学学?”

嘴上问,心里已经在琢磨了。

甘琼乐得张嘴大笑,“挺好,小余,你这身段,去学京戏啊。”

石韵之凑热闹,“黄梅戏也可以呀。”

我们的戏曲文化哪哪都缺传人。

玩笑中,余寻光真把这件事上了心。

他们不仅唱戏,还爱演。每次他们演戏,莫芸涵都会趁机表现自己,她会在这之后提出一些艺考类的问题。

甘琼有一次突然想起来,“小妹,你想考哪个学校呀?”

莫芸涵说的谦虚,“不知道哪个学校肯要我呢。”

石韵之也问,“文化成绩不好啊?”

莫芸涵笑得可甜,“马虎着够用吧。”

余寻光把苏亚拉进来,“老三呢?”

说到艺考,苏亚很老实,“我也不太知道。”

甘琼是最明白的,“你们两个小鬼头,都不诚实。不用害怕嘛,有什么想法可以直接说。我认识央戏的老师,你们大姐是央影的,大哥是中传的,想了解哪个学校都可以问。”

余寻光点头,态度温和,“沪市的戏剧学院也可以问,我们不知道还可以问朋友。”

莫芸涵和苏亚对视一眼,两个人都在等对方先开口。 ', '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