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到这我就听不懂了啊结巴!”
老罗仰天长啸。
结巴更是委屈,他拿着锅铲匡匡砸着突厥兵的脑袋,都要哭了。
他脸憋得通红,终于张着嘴大喊:“突厥!”
老罗一拍大腿,秒懂,“你这兄弟其实是突厥人啊!”
冯知平悲愤的点头,他身边遭受重击的突厥兵终于昏了过去。
电影的配乐停了,只有风沙的“呜呜”声。
以及冯知平的“呜呜”声。
影院里的观众都要笑傻了。
太可怜了小结巴,把敌人当成战友背了一路。
老罗走过来,仔细检查了一下地上的骷髅,叹气,“真是突厥人。我估计啊,刚才那两个突厥兵追他,是认出骨头来了。”
冯知平背过身去,不愿面对。
这是仇人。
老罗现在反而宽容了,“死者为大。”
他拍了拍骷髅,又拍了拍冯知平的锅铲,“等脱困了,把他就地埋了吧。”
冯知平不搭理,他拿着自己的锅铲,找曾在常去了。
三个人手里没什么凶器,到最后也只是把小队突厥兵活捉。他们之中,冯知平懂一点突厥话,曾在常也懂。询问过后,他们发现这支突厥小队也是溃兵。
战争在没有他们参与的时候,突然就要结束了。
曾在常完全接受不了这个事实。
如果他没有立下军功,那么他来西北的意义在哪里?
他有什么脸面回去见妻子?
在曾在常迷茫,冯知平无措的时候,老罗当起了家。
“我们不杀俘!”
他做主把这群突厥人放了。
离开时,突厥人朝他们下跪,叩拜。
黄沙中,生命难以存活,他们没必要在战后当刽子手。
配乐响起,天神在哀鸣。冯知平看着他们走远,说:“他们,也,也是,平民。”
老罗抬头,长吁了一口气。
三人继续往前走。
在继续经历了一些情节,贡献了笑料,升华了主题之后,三位主角终于找到了唐军的部队。
可他们却被当成逃兵关了起来。
后来是凭借曾在常的两面旗帜,老罗的密信,冯知平收集的战友们的名字,让他们得到了一个面见将军的机会。
虽说现在打了胜仗,但是之前的败仗也是真正发生了的。
将军身边的幕僚献计,可以把曾、罗、冯三人的故事传播出去,让民间百姓和其他官员知道西北有这样三个一心为大唐的兵。
这样为大唐的兵,是将军的兵。
将军思前想后,觉得此计甚妙。
于是逃兵就这样变成了英雄。
甚至圣上听到了他们的故事都大为感动,派来使者迎接他们进宫。
进京的路上,三个人迷茫着。
他们确实一开始有想过用密信保住自己性命的想法,但是在走出沙漠时遇到了那么多的事,现在他们开始怀疑战争的意义。
直到来到了长安。
百姓长乐,国泰家安的长安。
心中的郁气那穿过集市后突然消散了,三个人凑在一起,在满天焰火下,在万民同乐的街市,明白了战争的意义。
进宫,面圣,各类封赏下来后,曾在常回家,冯知平和老罗一个个的根据名册,去还冯知平带回来的那些骨头。
在一片祥和安宁的长安城中,电影结束。
影院亮灯,全场鼓掌,起立。
杜栀子也看到了刚才在结局部分走进来维护秩序的,站在幕布边的影院的工作人员。
第114章 《密信》播出:荣誉与纠结
杜栀子紧张地看着影厅两边的入口, 她不知道余寻光待会儿会从哪边过来。
人头攒动,有更多人进来。主持本场路演的主持人站定在舞台边,然后是扛着机器的媒体团队。这之后, 杜栀子才看到入口处有人过来。
走在前面的, 正是雷纬明,之后是胡继周。
主持人的声音通过话筒传出:“欢迎电影《密信》的主创团队,欢迎我们的主演雷纬明、胡继周、余寻光。”
杜栀子听到有人尖叫,然后是更多的人。
于是她也不再加以克制,在余寻光出现的那一瞬间, 她张开了嘴, 放任自己的热情,融入众多呐喊, 不带任何负担的去迎接她心中的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