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第326章(1 / 2)

(' 在这一幕戏里,谷四民的表演呈“放”,余寻光的表演呈“收”,感官上来看,余寻光或许有些吃亏。为了画面能够和谐,邬震启又和两位演员一起调整了表演上的“度”,并找来摄像修改了自己对镜头方面的细节要求。

戏的细节磨好之后,服装组重新上前规整余寻光的服装,还有那条道具领带。现在天还有些热,化妆组过来给演员擦汗,补妆。一切就绪,开机,连续三个机位都过得特别顺利。

拍完这段,为了不让情绪断掉,按照现场统筹安排好的,余寻光又和刘和贵赶去b组,继续参与后续剧情拍摄。

离开之前,余寻光先把伍迟雁送出去。

刚才在旁边沉浸式地看了一出好戏,伍迟雁直呼过瘾,“小余,你是真的不怵谷老师啊。”

她刚才可看得清楚,谷四民已经全力以赴了,余寻光仍旧能接上戏。

他的戏似乎比几年前还要好了。

“我很棒吧?”在亲近的人面前,余寻光是不会谦虚的,他甚至露出有些骄傲的表情,“姐,你别白来啊,回去了记得把我的战绩告诉晔哥,让他准备好,我后面可是跟他有不少对手戏的。”

“知道啦,”伍迟雁乐得哄他,“我们家老章实力强劲,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

余寻光想起后面还有很多实力派演员可以合作,幸福得“嘿嘿”笑。

《官运》和《贞观长安》一样采取的多组并行的拍摄模式,剧组里有好几个有拍摄权的导演。

这回的b组导演虽然不是上回的潘泽永,但对余寻光来说,还是熟人——正是李传英的副导演张庆鹤。

李传英要为新剧本充电,要停工一两年。他是追求艺术去了,他的团队却不能停下来。大家都是要养家糊口要吃饭的,停工就等于失业。为了不让大家失业,李传英早就给他的团队找好了后路。

张庆鹤一群人就是在徽州电视台的推荐下,代表地方台来“援助”央视大制作的。

余寻光在b组不仅见到了张庆鹤,还见到了饰演梁鼎盛的胡继周。

胡老师因为下个月还有别的通告,所以这回进组只意思性的客串出演一个活不过第四集的角色。

今天这场戏已经算是胡继周的倒数第二场戏了。明天拍完上法庭的戏,再补几个镜头,他就该按照原定计划离组了。

这一场戏的主题是在探望室中进行的杀人案。为了体现出镜头语言,给观众们直观的氛围感,美术和灯光特意将整个房间打造得漆黑,压抑。

房间的光源是一个建得高高的,窄窄的窗户。灯光师借着这个点,往胡继周的侧边打下来一束极亮的白色射灯。

胡继周坐在“坦白从宽”椅上,形象胡子拉碴,西装也皱皱巴巴。化妆还特意突出他的褶皱和眼袋,让他看起来颓丧憔悴。

等余寻光和刘和贵过来,活泼开朗的老胡同志很有心情地开玩笑,“黑白无常,您二位好啊。”

确确实实是来送他“上路”的二人不言。

正酝酿情绪呢。

张庆鹤这时走过来给演员讲戏,再组织排戏。

程俊卿亲手送走梁鼎盛的这一幕在原剧本中没有细写,实拍时,需要导演做具体补充。

张庆鹤很喜欢这一幕戏,早早地做出了很多种设想。在跟邬震启统一了步调后,他从自己的方案里挑出来了最合适的一幕。

这场戏在张庆鹤的设想里比较意识流,所以实拍时,演员需要完全跟着他的要求去配合。

比方说站位。

张庆鹤让余寻光站在胡继周的正面,隐藏在黑暗里;刘和贵站在胡继周的后面,和他一起被光笼罩。

这里的镜头语言特别直观:杀人的在光下,旁观者在暗里。

程俊卿会在暗中,是因为他并没有在明面上杀人。

送走梁鼎盛的凶器,正是纪宗海送给程俊卿的那条领带。红色条纹的领带,沾染了看不见的红色的血,某方面来说也是一种文学意象。

有纪宗海的话说在前头,到了现场,洪肃并没让程俊卿亲自动手,而是自己主动承担起了刽子手的职责。

程俊卿是第一次杀人,洪肃却未必。

他是一个非常专业的杀手。

对于做恶事时的微表情,刘和贵早已参透。关键是拍摄时怎样用力才不会伤害到合作演员。

为了找到合适的力道,刘和贵用了个道具领带和胡继周配合着试了起来,二人一个往后仰,一个用“力”勒,在一次次失败中寻找默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