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第436章(1 / 2)

(' 村子里有很多人,村子里有很多事。在这个村子里,给阿金孤独又绝望的心灵提供了一把伞。

到故事的最后,阿金仍旧没有改变自己的目标和对独自度过人生的规划,但是他却有变得温和,变得对不确定的未来有了一些希望。

凌爽其实有过遗憾,如果是五年前那个半窍未开的余寻光来演阿金可能会更加适合。他喜欢本色出演,他觉得“演”出来的东西和演员真实反应出的身体状态到底差点。他要的是人从本质里,从内心中发出的情感,那些情感会通过他的指挥在镜头前得以展现。

凌爽有话从来不避开余寻光,这话他也跟他说过,这自然不会对他造成什么影响。余寻光觉得每次去参演不同导演的作品,尤其是自编自导的导演的作品,是能够了解那个人真实的内心状态的。这绝不是他在乱说,因为戏剧本就是文学的一种,而很多文学都是作者当下心境的体现。

这句话听到凌爽耳里,他又笑。

是啊,如果是五年前,他怎么会写得出来这样一个故事呢?

《漫长的孤独》包含的是坚守与等待,它背后反应出的是一个浅显的,但不被如今绝大多数人重视的年轻人的心理问题。电影只是叙述,当然没有给出解决的方案与答案,因为那些东西都靠看电影的观众去进行自己的感悟与理解。

很明显,如果说《盛阳之下》是冲着商业票房去的,那么《漫长的孤独》就绝对是冲着奖项和口碑去的。

这是一部饱含导演对社会现状的思考和对人情冷暖的感悟的文艺片。

剧本投入系统,得到了一个[a]级评分,阿金这回给余寻光送来了两个技能:“木工活(进阶)”与“不受任何影响”。

木工活能够达到“进阶”,应该是余寻光当初在拍《盛阳之下》去学过木雕的原因;“不受任何影响”是一个buff类技能,虽说不是金色,但对于有时候会打坐冥想的余寻光还是有些用处的。

剧组就余寻光有时间,只要他点头,马上就能开拍。但凌爽也没逼太紧,给了他一个月调理身体与心情的时间。见完人后,凌爽把通知发出去,定下了4月12号的开机时间。

凌爽的名气不在观众那边,而在业内。要说他以前那么高产的人,闲了五年,哪怕再迟钝的人也能猜到他大概是遇到事儿了。现在终于宣了新剧组,男主角还是余寻光,业内比观众们的反应还要大。

有人说,凌爽栽了那么大的跟头还能搭上余寻光,是不是靠“家有贤妻”?很多人幸灾乐祸地笑,说曾经那么不可一世的导演,年到40还得吃软饭。

同行看人经常带着无端的恶意,这一点就不比粉丝观众了。消息传到网上,搭上大流量的凌爽又被人扒了一圈。

这次比“灵鹿”拍预告片时扒得还要深,有些人直接翻出了六年前,凌爽帮《凤凰于飞》重剪的事。很多人分析,可能那个时候余寻光和凌爽就有私人交情了。虽说还是靠叶兴瑜和翁想想“介绍”,但这种说法的可信度无疑间高了很多。

不仅是网上热闹,余寻光也接到了武晨远的电话。他也不绕弯子,直接问:“师兄,到时候开机了,我能去现场看看吗?”

余寻光并没有深入地去想武晨远提出这个要求背后的故事,只把它当成一种简单的交际。他笑着回,“当然欢迎啦。”并细致告知:“我们只拍50天,你记得早点来,不要错过了时间。”

从去年舞台剧巡演结束,武晨远就被推荐去了其他剧组实习,现在也是刚出组。他看了一下自己的行程,约定了一个日子。

挂电话之前他还道:“凌爽那儿我会去跟他说的。”

余寻光觉得他这句话说得既冷酷又潇洒。

糟糕,被装到了。

在导演给出的一个月里,余寻光再次来到宁川,在沈众康做大做强的餐饮店里找了份活干。

这事儿是过年那会儿就定好的。沈众康当时细听了他的要求,考虑到他那张脸会让自己的员工无心工作,综合之下给他分到了一个冷库仓管的工作。他需要做的就是每天清点数量,和来提货的同事交接,再安排冻货入库。这份工作需要余寻光全天穿着工作服和口罩,并且岗位上只有他一人。

从毕业之后,他每天都在上班,但是又没有真正上过班。余寻光为了快速让自己的拥有那种真实的疲惫和“班味”,还要求自己一个人做两个班的活。

沈众康当时听得直皱眉,“从早上6点到晚上11点,有必要对自己这么狠吗?是不是时间不够,不能多给点时间吗?”

余寻光摇头,“我就是想要这种快速的效果。”

这次再回来,沈众康也把一切都处理好了,“原先的人员我暂时给他们放了一个月假。”

毕竟是顶了人家的岗位,从底层做起来的沈众康福利还是会给员工们安排够的。

如此余寻光也能放心。

这份工作繁琐却不难上手。沈众康给余寻光把行程都走了一遍后,就让他实操了。

第一次当“工贼”,余寻光很快就总结出了这份工作的规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