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师哥,您的表演在网上一直都被网友们奉为年轻演员的表演教科书。最近通过翻看您的论文,我心中产生了一个疑惑,希望能够借这个机会得到您的现场答疑。对于您论述的三方表演的形式,您将体验、方法和间离三个派别杂糅到一起,我试过之后发现确实可行,但是我们班主任却说,我的表演太假。”
余寻光望着他:“老师的评语有更详细些吗?”
那个男孩说:“就是说我演得太过。”
余寻光继续问:“演的是哪幕戏,你是怎么样去理解角色,怎么样去演的?你的搭档跟你配合默契吗,他用的是什么方法?”
本来绷紧脸的男孩瞬间笑了出来,“我……”他也知道自己的要求有些过分了。
余寻光特别诚恳地说:“我跟你道个歉,我没办法现场回复你的疑问。如果,你当时的作业和表现有录像的话,你可以发到我们公司的邮箱,我看完之后再给你做出修改建议,好吗?”
这是最好的结果了。男孩把话筒还回去,呼了口气坐下。
这场会谈结束后,离开前,系主任拉着余寻光差点不让他走。他还不死心,跟庚年年一起配合,想哄着余寻光让他考中传的研。
“你看,你论文都发了,你就补个笔试,多好啊。”
系主任有时候觉得余寻光不像中国的小孩,怎么会有人会自己的学历提升没有渴望呢?他又不是不喜欢读书。
余寻光也想到了最近的考虑,点头答应了。
这回的座谈会持续了一个半小时,现场有一些学生拍摄了视频,在经过剪辑后发布到了网上。
《余寻光中传座谈会答学弟学妹问》
《天赐我一个这么好的师哥》
等到央传那边的座谈会开完,论坛上都有人开帖子讨论:
《看了中传央戏两场座谈会,能够追有文化的星可真是爽快啊》
1l:那什么,专业的就是专业的。
3l:哈哈,也不能因为余寻光对所有年轻演员有专业滤镜吧?多的是一些在校内不好好上课,文化一抹黑,连专业技能都能给你忘干净的“专业演员”。
6l:其实我觉得央视找余寻光拍《邻里之间》,就是蹭他的热度。
7l:赞同,只有干不下去的东西才需要保护和人为干预,比如京剧。
8l:也是为了丰富电视剧市场的种类吧,这种事就得官方来干。真的挺好的,我看古偶仙侠已经看吐了。
9l:能看到央视这么有担当,真的感动。原来是有人想着我们这群观众的。
11l:余寻光说得真好啊,不能因为暂时没人看就完全否定情景喜剧的价值和意义。能留存下来更多的剧种和表演形式,其实受益的是普罗大众。而且就像他说的,情景喜剧本来就是一个不挑对象的剧种,国内有很多爱看这类剧的剧粉,只是近十年没有优秀的情景喜剧,才导致他没落。这个锅说白了跟观众没有关系,得主创团队背,谁让他们想不到好点子的?
16l:后面提问的那个男的找事吧?现场给你解惑什么条件都不给,以为当堂阅卷呢。
17l:我也觉得,他刚开始的语气好拽的嘞。
18l:那个娃给我一种想挑事然后又不太聪明的感觉。
20l:最有节目效果的难道不是余哥几个问题就把他干傻了吗?
21l:余寻光的论文里到底写了啥,想看。
22l:网站上查得到的,你去翻翻。
25l:翻过了,居然要钱,我把它当成周边怒买。为知识付费,我乐意。
27l:有其他人看过吗,你哥论文里写的是啥呀,能看懂吗?
29l:回楼上,挺好理解的,看完后余寻光在我这里更加锁死知识分子的刻板印象了。呜呜,他啥时候能再去演一个这样的角色?这种类型可以说是我的快乐老家,也是他能手到擒来的角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