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保证,不罚你。”
姜令檀僵在原地足足数息,喉咙内发堵的错觉在他掌心覆上的瞬间,慢慢淡去,长长呼了口气,纤长眼睫沾带着水汽更显浓黑卷翘,楚楚动人。
“为何如此害怕,觉得孤在生气?”谢珩眉心蹙起,语气听不出情绪。
姜令檀对上他微眯的漆眸,僵直背脊一动不动,她整个人完全被他半揽在怀里,甚至能闻到他身上浅淡的迦楠香。
这一刻,就算被捂住唇,她也不敢轻易挣扎,湿漉漉的眼睛微微睁圆,从上往下看时,就如同盛着一汪清泉,漆黑的瞳仁是泉中月,盈盈一水,触不可及。
“我不知道。”
“就觉得您定是生气了。”姜令檀说不出话,只能伸出双手慢慢比划。
虽然太子说不罚她,但这样的境况下,她一点也不敢放松半分,秀美的脖颈微微后仰,显出一截柔顺白皙的雪肤,乖顺的模样,瞧着格外惹人怜惜些。
更何况若是她自己一番好心,被人这样不分青红皂白地误会,就算是再好的脾性,也会忍不住生气的。
姜令檀越想越心虚,之前因为他过分亲密生出的防范心,此刻早就一点点消散殆尽了。
她诚心同他认错,他若能消气,自然是好事。
“原来善善也知自己做得过分?”谢珩偏过头,手掌慢慢松开,像是不经意从那柔软的唇瓣擦过,不动声色背在身后。
姜令檀本就底气不足,这会子再次慌张起来。
她强作镇静点了下头,声音有些哑,显得格外小声:“殿下,对不起。”
谢珩好似笑了一下,眸光看向她,神色晦暗莫名。
“孤原谅你。”
他声音顿了顿,继续淡淡道:“那能保证日后无论发生什么事,都乖乖相信孤?”
姜令檀“嗯”了一声,目光却是避开的,没敢看他。
谢珩今日难得极有耐心,也不逼迫,好整以暇站在原地。
“既然如此。”
“在离开雍州前,希望善善不要再拒绝孤的好意。”
“孤不逼你,但总归相识一场,你我之间不该这样生疏。”
“善善,不要让孤觉得遗憾。”
太子声音平静,可能因为太过平静的原因,竟显得有些可怜,姜令檀就如同被他蛊惑,心中一软,没有深想就点头答应了。
书房内安静,烛光跳动,两人离得极近,影子投在屏风上,如同交融在一起,显得暧昧异常。
姜令檀心里还藏着别的事,刚刚在书房外听到的关于柱国公齐氏的冤案,她有心想去问,僵立半晌也想不出理所当然的理由。
正焦急的时候,外边传来吉喜行礼的声音:“严大人。”
严大人?
她外祖父的学生严既清,今夜难道他也是因为齐氏当年所谓叛国通敌的冤案,来见太子吗?
姜令檀胡乱想着,并没有注意到自己与太子并肩站着,脸颊和下巴的肌肤上红痕未消,像这种若有似无的痕迹,反而更显得意味不明。
更何况现在是深夜,孤男寡女,只会叫人多想。
严既清推门而入,显然是没料到书房里除了太子外,还有其他人。
他明显一愣,目光突然变得十分温和,并没有说话,而是从袖中掏出一张棉帕,细细擦了脸上衣袍上沾的雪碎,又抚平微皱的袖口,才朝她语气和善笑了笑:“姑娘。”
姜令檀只觉得惶恐,因为她没料到在朝中说一不二,最是严厉容不得半点沙子的严首辅,竟然会主动向她问好。
出于本能,往太子身旁靠了靠,硬着头皮朝严既清行礼。
“严大人,小女姜令檀。”
“因......因感谢太子把我的贴身妈妈从玉京护送到雍州,才、才深夜至此。”
“若是打扰了大人与殿下的要事,是小女的不是。”
姜令檀声音紧张,有些着急轻声解释。
谢珩没说话,只是垂眸静静听着,可当着严既清的面,他明光没有任何遮掩,仗着身高够高,就这样明目张胆落看着身前的少女。
严既清看了她许久,才如同回过神来一般,温和说:“我知道。”
“长宁侯府姜家,排行十一的姑娘。”
姜令檀听他这么说,觉得有些怪异,她眨了眨眼睛,忍下心头犹疑,正准备寻了借口离开。
谢珩面无表情往前挡了挡,淡淡地说:“老师有过目不忘的本事,平日往来的信件折子,大多只要看一眼就能记下来。”
“嗯。”姜令檀霎时心里松了一口气,又朝严既清和太子分别福了一礼,“大人既然有话要与殿下商谈,小女不便叨扰,这就告退。”
“孤让婆子抬了软轿过来。”
“免得夜深雪大,路上滑得厉害。”
谢珩脸上表情未变,声音淡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