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那些胆小之辈便与她一道入了屋内,见了一阵头颅,一行几人竟也有当即晕厥之辈。
于嬷嬷扫罢一眼,又指着尚还立着的几个寻了口箱子将这些头颅塞进去,又令她们将内里血污清理干净,这才领着这些行出了府。
于嬷嬷出府后便有几辆车马行来,她与来人交耳几句,便将一行人皆送上车去。
待到第二日,于嬷嬷便言这行人伺候不好,她已着了人牙子打发,内里何如,院中上下皆是不知。
是说于嬷嬷悄悄处置了一应事务,谢侯听得陆方来报,却也不置可否。
时逢二房冯氏来寻,言说秋蘅回府之时不可短了穿戴,特来相问可要寻府中针线房的仆妇先行替她裁衣。
谢侯自觉应当,便让冯氏一应依着最好的来办。
冯氏当即笑着应了,这便领了仆妇去库房挑捡了时兴衣料,套上车马便去了八表须臾寻了秋蘅。
秋媮见是冯氏前来,想着她先次打上门来的模样,恐她今次又来寻事,正欲上前制止,却见冯氏上前亲自扯了她的手,亲亲热热道:“三妹妹现下可在铺中?”
秋媮一时未能回过神,待那冯氏又提了秋蘅的名讳,秋媮方应了声,言说正在二楼处。冯氏这便领着一众人疾步上了楼去。
彼时秋蘅正坐在绣架前刺绣,一旁丁嬷嬷正捧了个锡奴要与秋蘅暖手,不料听得此等动静,丁嬷嬷随即便去开门,见是冯氏前来,这便唤了声二夫人。
第64章 初归侯府甫一开门,就见一枝红梅掉落……
冯氏得见是丁嬷嬷,言说多年未见,几句寒暄之后,便是要寻秋蘅。
此时秋蘅已然起身,她见冯氏前来,自捧了双手与她行礼,“二夫人安好。”
“三妹妹这是做甚?你是侯爷的女儿,便是我妹妹,咱们姑嫂二人哪值当费这些虚礼?”冯氏这话说得何其亲热,这便又扯着秋蘅一道往屋内矮桌处坐。
冯氏将秋蘅的屋子粗粗看了看,面上作出一副心疼怜惜的模样。
“三妹妹受苦了,堂堂侯府的三姑娘,竟要住在这般简陋的屋子里,还要日日靠着绣活讨生活。”
“你放心,父亲已经嘱咐下来了,待择上一个好日子,便会将你迎回府里。你在府里的院落,嫂嫂也替你收拾妥当了,今日就是带了些衣料过来,你先挑拣一二,且先做上一身对付着。”
“待你回到府里,嫂嫂再去重新寻摸些好衣料来与你挑,那时再将四季衣裳都细细安排。”
冯氏如是说着,随即抬了手,这便有一行几个侍女各捧了些黄粉之色的衣料过来。
秋蘅见罢,忽道:“多谢嫂嫂,只怕这些颜色妹妹用了不妥当。”
冯氏不解,明明她先时来侯府时便是着了此等颜色,如今怎还说不妥当?
“妹妹先时不知阿娘生前最是喜爱黄粉之色,如今既知了,总是要避讳一二。妹妹再无机会侍奉阿娘,只好舍了这些略算是尽了一份孝心。”
冯氏听罢,心道这秋蘅果真是个八面玲珑的,拒这衣料的话语都能让她言说得这般好听。
“妹妹说得是,是嫂嫂想岔了去。那不知依妹妹看,该挑些什么颜色的衣物呢?”
“青色或是碧色吧,素净一些便是了。”
冯氏略忖了忖,道:“妹妹,这青色虽好,却也过于素净了些。不若这样吧,嫂嫂着人替你备上几套青色的日常衣裙,但你回府那日,总该穿些艳色的沾沾喜气才好。”
秋蘅不愿在此厢事上与冯氏横生龃龉,这便也颔首应了去。
冯氏见她松了口,这便叹得人来替秋蘅细量了尺寸,又言说过些时日将一应衣裳首饰一并送来于秋蘅,这便也回了侯府。
待将冯氏送出门去,丁嬷嬷才回转身来,道:“姑娘,这二夫人素来就想要高出大房一头去,她虽是姑娘的嫡亲嫂嫂,但是私心颇重,先时兰夫人也颇不喜她这一点。”
秋蘅颔首应了,道:“多谢嬷嬷告知。”
是说忠勇侯府紧赶慢赶,终是在腊月十五这日,泱泱派了好大一行人来,将秋蘅接回了忠勇侯府。
相较于路家想暗中换回压下此事,谢府可谓生怕旁人不知,早早便将消息扬了出去。
一时间,满个都城人尽皆知,那绣活出众的蘅娘子,原是谢侯多年流落在外的沧海遗珠。
有人叹那秋蘅命好,也有人叹谢侯如此年岁竟还有个妙龄幼女,此等言行之下,自也是将当年兰夫人四十有孕一事一并提来说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