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她这般,苏叶唇角微微上扬“姐姐喜欢便好。”
巧玲一连吃了三块才意犹未尽的放下筷子道“我寻你还有正事儿,赵管事送来几张兔子皮,兔子皮姑娘自是看不上眼的,便赏给了我师父,你要不要做个项帕[注1],只要60文,兔皮子不大总共也做不了几条,内院那么多丫鬟眼巴巴愁着呢,我得了信儿便来寻你,够意思吧。”
苏叶听言眼睛放光,忙点头“巧玲姐姐最是好了,我能不能要两条项帕?”她想为林婆子捎上一条,在原身印象中,林婆子只有一条薄薄的棉项帕。
“旁人自是不行的,但有我在,你自是可以
的。“巧玲想都没想便应承了下来。
苏叶正准备拿银钱就被巧玲按下了手。“不急,待我给你送来时再给我就是了。”巧玲对苏叶自是放心的,这几日她可是得了姑娘不少赏的,哪里会差她百来个铜板子,她师父总说她易识人不清,她可是不服气的。
苏叶见巧玲是真喜吃,便只留了两份小米糕,木棉姐姐那是不能少的,五姑娘那也是要呈上去一份,其余的便都让她拿走“这两日天寒,你把小米糕放在窗下避着光,吃个两三日都不会坏的,吃前放在炕边温一温,直接吃冰冷的易闹肚子。”
巧玲如同小鸡点头一般连连应下。
过了晌午,林婆子忙完大厨房的活计便回了南房院把苏忠昨日出府换的银子揣在怀里,她连夜裁了细棉布的床单,缝了被罩抱着便往内院去。
“这两日天寒这些还没过水,待天好了你过遍水再用,里衣的料子娘也给你裁出来了,过两日便给你送来,这是你爹换的银子,可是要藏好了。”
林婆子边说边寻摸着藏钱的位置,指着炕尾道“这儿挖个坑埋进去,等两日你爹把塌衣柜打好,正好放在上面,保准谁都找不到。”
苏叶给林婆子倒了一碗冒着热气的杏皮水,把她拉到窄炕上“您别忙和了,快坐下喝些杏皮水暖暖胃。”拉起林婆子的手又道“怎么不带上臂衣[注2]。”
看着林婆子手上的冻疮,苏叶很是心疼。
“这算甚,年年犯早就习以为常了,倒是你可是要注意些。”林婆子不在意的笑着道。
“哪里能习惯,竟哄我。”苏叶是知晓的,冻疮犯了最是难受,奇痒难耐,待裂了口子动动手指都会疼的龇牙咧嘴的,但凡得了便不易根治,很是受罪。
“回去我泡泡热水就成。”
“光是泡热水哪里管用,您如今在大厨房做管事娘子整些猪油也是方便的,我这里还有两罐油菜花蜜,您一会儿拿回去一罐,再让我爹寻根樟木条子磨成粉,三样搅拌均匀,热水泡好后再涂抹在手上,带着臂衣捂着睡觉才行。”
“那哪里行,花蜜这般好东西泡水喝我都舍不得,哪里能浪费的往手上抹。”
“您便不要同我犟了,原先是不行的,但如今可是不同了,您如今可是掌勺娘子,月银就有一两银,我在内院当差月银虽300文钱,但姑娘给我的赏您也是知晓的,您如若不听,那我只好求了木棉姐姐去给您请个大夫来,看哪个花的银钱多。”
林婆子听了这话,心里自是慰烫,知晓是苏叶心疼她,笑着把苏叶搂在怀里“你这小妮子,娘听你的便是,五姑娘心善出手阔绰,但你可不能养成大手大脚的习性,可是要把赏银都收好,待将来是有大用处的。”
如今进了内院,便成了五姑娘跟前的人了,待将来十有八九是要跟着五姑娘走的。
相隔万里,也不晓得到那时她跟苏忠能不能一同跟着,如若不能,怕是这辈子没有机会再见着了。
思及此,林婆子眼眶泛起了红,在这边城老宅五姑娘说一不二,待去了盛京,怕是也要看人脸色活的,不受宠的姑娘就是得脸的管事都敢踩一脚的。
只有傍身的银钱多了,活的才能轻省些。
苏叶倚靠在林婆子怀里,抬头问道“今个儿大厨房可是有什么事?”
第十二章
“哪有什么事儿,娘是瞅见青苗同菊香两个人在廊庭避人那拐角处,不晓得嘀嘀咕咕什么,你也知晓,青苗就是个心思活泛的,那菊香一直想进内院,结果偷鸡不成蚀把米,倒是让你得了便宜,还挨了罚,怕是心里记着。”
苏叶有些不明所以,这同她要去帮她娘搭把手有何关联。
见她这般疑惑神情,林婆子缓缓露出一个笑“你便当娘多心了,娘用的灶台在后面,过道窄,来领早食的下人还不少,娘是怕万一那青苗使坏借此机会让你受了伤,便想你离灶台远些。”
苏叶恍然大悟,细想了一番,却也是有可能的。
如若她摔到灶边,怕是要被烫伤,在这一场风寒都可能要了命的古代,烫伤可不仅仅是留疤的问题,如若感染了怕是要丢了命。
即使只是小伤,万一是伤了脸,便是不能在姑娘院里伺候的。
苏叶不禁打了个哆嗦,她还是不够谨慎。
“这出头椽儿先朽烂,咱们谨小慎微些总是没错的,待以后你到大厨房取五姑娘的膳食,便在一旁等着,离灶台远些,那青苗愿意跟在娘跟前干活,便让她做就是了。”
苏叶乖巧的点头,君子不立危墙,智者不陷巢覆的道理她自是晓得的。
即使是想以绝后患,她也不会以自身犯险。
待林婆子离开,苏叶披着厚实的棉衣站在小厨房的窗户前,望着外面绵连不断往下落的雪,思绪万千。
内院的大丫鬟只有木棉一人,听巧玲说五姑娘跟前原是有两个大丫鬟的,另外一个叫木槿,五姑娘给了恩典放了身契,原是要嫁人的,却是不知为何绞了头发去做了姑子。
这事儿不是辛秘,整个荣安伯府均是知晓,这般巧玲才同苏叶说了,但也嘱咐她自己知晓便好,不要同老宅的下人提。
二等丫鬟四个,书瑶、锦书、纸玉、砚桃。
砚桃没有跟五姑娘来边城,留在盛京打理五姑娘的私产。
世子夫人便借此缘由送了五姑娘一个二等丫鬟玲月,也是路上染了风寒,熬到了边城还是没能挺过去。
三等丫鬟六个,银佩、银钏是在五姑娘屋里伺候的。巧玲、巧绢是在针线房,她同负责洒扫的张柳枝也占了两个位置。
银佩她是见过的,银钏却是没有,听巧玲说银钏在来边城的路上便染了风寒,好在身子底好些没像之前两个三等丫鬟没了命,但如今还是没好利索,五姑娘心善,给她安排了单独的屋子养病,每日都是银佩给她送吃食、煎药。
粗使丫鬟八个,巧玲同她讲,原本像张柳枝这般负责洒扫的小丫鬟是当不得三等丫鬟的,但想是给了张管事‘面子’,不过待五姑娘拿了张管事的错,卸了他差事想必那张柳枝也是要被赶出内院的,届时便能再空出一个位置来。
苏叶也在巧玲那得知,五姑娘身边的一等丫鬟、二等丫鬟都是同姑娘一起长大的。
这般她想往上升怕是不易的,但也不是没有机会,大丫鬟的位置空着一个,想必是要在二等丫鬟中选一个的,届时二等丫鬟的位置便能空出来一个。
砚桃既然留在盛京为五姑娘打理私产,再回府里的可能性并不大,将来一个管事娘子的位置是少不了的,自是不会占用大丫鬟的位置。
纸玉她也是遇过几次的,但书瑶、锦书两个人却是没有在内院瞅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