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过来问问玉哥儿,牲口棚的那只傻狍子要怎么处理,结果就看见苏大少爷像抱小孩儿似的抱着玉哥儿在院子里溜达,顿时哑口无言。
此刻她跟苏王氏的思想达成了共识,这都成婚多久了,热乎劲儿还没过去吶?
苏时恩拍拍玉哥儿的背,看见岳母过来也不觉得尴尬,大大方方道:“我说错话了,玉哥儿跟我生气呢,我哄哄他,一会儿就好了。”
赵氏还能说什么?啥锅配啥盖儿,你俩就好好扣着吧!
可不是扣着嘛,韩泽玉像个龟壳似的扣在夫君怀里,搂着人家的脖子,就是不下去,谁还不是个宝宝了?
两口子在云山村吃过午饭就回了县城,他们也没回苏府,而是在街上转了一圈,最后去了衙门找小吏看租房信息。
小吏把房子租出去都是有提成的,就像后世的房屋中介一样,因此对这两位坐马车来看房的年轻人十分热情。
看了一堆信息,总结下来就是便宜的面积小,地段不好,缺这少那的;贵些的除了价格高,哪哪都好。
道理人人都懂,可奈何预算有限,韩泽玉决定在五百两之内拿下店铺,因此正在苦恼纠结中。
小吏是个会看眼色的老油条,见二人犹豫不决,干脆摊开青山县的地图,看看他们有没有相中的位置,哪怕是空地也行,只要不影响道路的整体规划,只要钱到位,一切都好说。
还有这种好事儿?韩泽玉眼前一亮,看来青山县衙也挺拮据的。
第65章 使命感爆棚
青山县的护城河是淞江的分支,虽说他们这里没有港口和码头,但是有一个不大的渡头。
这渡头是在十年前建造的,是一条由岸边往水中延伸的长堤,可供途经的船只稍做补给之用。
苏时恩指了指这里,距离青山县的另一座书院很近,人流量也算密集,只是相对的,做买卖的小摊贩也多,要是把店开在这里,恐怕竞争会很激烈。
韩泽玉瞧了瞧,渡头附近的空地面积还挺大,买块地皮盖院子的话,确实可行,就是工期会久一些。
官吏一看有门儿,买卖大概率能成,于是特别积极的给他们推荐施工队,盖铺面的话,一定会用到砖瓦砂石,砖窑他都熟。
打井吗?他认识可靠的打井师傅。
买井圈吗?他有相熟的烧窑匠人。
需要伙计吗?牙行负责人是他家三弟。
买锅铲吗?缺炉具吗?桌椅板凳缺不缺?水缸水桶要不要?油盐酱醋调味料,哪里便宜他知道。
我滴个天~苏时恩听的脑瓜子嗡嗡的,这人说话都不留气口的吗?这是主打一个密不透风,无懈可击呀!
韩泽玉都想鼓掌叫好了,人才呀大哥!这见缝插针的本事,无论放在哪个时代都是妥妥的金牌销售。
韩泽玉也搭了句话:“大哥,考虑跳槽吗?我高薪聘请你。”
一句话给官差大哥干无语了,险些没被口水呛到,上县衙来挖角官差的还真是头一次见,胆子够大,口气也不小。
苏时恩特别想笑,终于有人能体会到他的感受了,跟玉哥儿对话特别考验临场反应,还能磨炼意志。
官吏以为韩泽玉是不想听他唠叨,于是乎立马转变销售模式,先带二人去渡头那边看地皮,整个过程言简意赅,惜字如金,跟刚刚那个口若悬河的金牌销售判若两人。
韩泽玉买下一块面积不小的土地,盖个二进院子绰绰有余,还能留出一片小菜园。
小吏心头一喜,这么大的面积得三百二十两,他能拿到九两六钱的回扣,真是仨月不开张,开张吃仨月。
丈量土地,交钱定契,这单买卖效率惊人,小吏在写地契跟买卖凭证时才得知,想出高薪挖角的人是个小哥儿,而且还是苏府的大少奶奶。
也就是说,刚刚那位清冷的公子哥就是苏大少爷,青山县今年又出了三十六位新晋秀才,那其中便有他的一席之地。
苏大少爷无心科考,喜好风花雪月,醉心诗词歌赋,这在县城可是人尽皆知的事情,哪曾想这位大少爷出人意料的考上了,虽然没有他弟弟考的好,但名次也不算难看。
至于他是如何考中秀才的,在学子中也是众说纷纭。
今天趁那两口子不在,苏王氏也问起儿子,苏时恩究竟是怎么考出那个名次的?
其实原本苏云松也很疑惑,但在参加过那场谢师宴后便得到了解答。
原是本届的主考官擅长诗词一道,且喜欢优美的语句跟华丽的词藻,因此大哥的行文方式恰巧投其所好。
苏王氏无语,那小子真是走了狗屎运,竟然让他混了个还不错的名次。
苏老爷一早就出了门,天色擦黑了才回府,结果那两口子比他还晚,到现在都没回来。 ', ' ')